[实用新型]一种儿童运动护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7475.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A63B71/08 | 分类号: | A63B7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板 撞击力 切牙 本实用新型 软组织 儿童运动 弹性的 护牙器 牙外伤 槽骨 上唇 受力 颌牙 跌倒 变形 传递 伤害 吸收 打击 力量 | ||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的护牙装置,运动时戴在上唇前的具有一定硬度、适当弹性的拱形板,拱形板的顶向前,当儿童正面跌倒时或受到正面的力量撞击时,拱形板最先受力而可呈可恢复性变形而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另一方面将撞击力分散至更大范围,经软组织传递至上颌牙槽骨,从而使中切牙、侧切牙免受直接打击而受到伤害而减少儿童牙外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护牙器具,属于运动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部分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或对抗性强的运动时预防牙外伤的措施是在口腔内戴防护性牙托,护牙效果当然是有效的;但是现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防护性牙托也仅见于剧烈运动、对抗性强的运动例如拳击专业运动员使用;绝大多数儿童运动时无任何针对性的护牙措施,导致大量儿童运动或玩耍时的发生牙外伤,可以说运动时未使用护牙装置应该是我国儿童牙外伤在当前时期主要原因。
现在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或课外活动时戴防护性牙托者是很罕见,学龄前及幼儿期儿童运动时也鲜有其它的护牙措施,因而常见发生上前牙外伤,据国内多家口腔医疗机构多位儿童牙医报道:患儿恒前牙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不慎跌到或被人推到,其次是被异物撞击、再次为骑车摔倒或交通事故,临床上常发生牙外伤常见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二者外伤占牙外伤总数的90%以上,其中中切牙牙外伤占70%以上);让儿童运动时佩戴一个简单的护牙装置有可能让儿童牙外伤显著减少,多年来国内关于儿童外伤的论文的作者即牙科医生给出预防牙外伤的方法措施皆是戴防护性牙托,有关科普文章也是呼吁儿童运动时戴防护性牙托,但是实际运动时戴防护性牙托的儿童寥寥无几,可谓“呼者众应者寡”,以至于儿童牙外伤者人数不见减少,儿童运动时不戴防护性牙托是有多种原因的,但主要原因应该不难发现。
分析我国儿童运动时很少戴防护性牙托原因,应该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1.外因是防护性牙托戴入口腔时异物感、不适感(相当比例防护牙托使用者持续戴时影响说话、口干、恶心。马文利,葛立宏.运动防护牙托在少年儿童中的应用及可替换内衬粘结性能的研究.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20(2):142-144.),而使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适时佩戴习惯;尤其是婴儿期儿童(1-3岁)和学龄前儿童更是不可能认同戴防护性牙托。
2.内因主要是各个年龄组的儿童依从性也不尽人意,儿童阶段是对事物缺少理性认识的阶段,而让其听从老师、家长甚至有关医生建议在运动时口腔内戴着一个可保护牙但有明显不适感的异物可能引起的是儿童的抗拒心理乃至逆反心理。
而现在儿童运动的运动形式、花样也越来越多,而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提高到应有水平不是一日之功,因此极易发生跌倒而摔伤面部,上中切牙往往最先受力,而切牙解剖结构特点、硬而脆的物理特性使其发生折断等外伤,尤其以上切牙外伤者众多,据华西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科邹静教授用大数据分析(网上视频):我国城市中学龄前儿童约三分之一、学龄期儿童四分之一受过不同程度的牙外伤,绝大多数患儿是上中切牙折断,有时伴随侧切牙受伤;而影响儿童的美观、发音、进食等,给这些儿童身心都造成严重伤害,牙外伤重者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护牙装置,置于口腔外的上唇前,儿童佩戴这种护牙装置时无明显不适感,心理上易于接受而乐意戴之。戴在上唇前的具有足够弹性、水平断面为月牙形的儿童运动护牙器,(这种护牙器水平放置时呈拱形);月牙形的顶向前,垂直中线与人中沟相对,而且同处于一个矢状面上,其两端与左右后牙对应的外侧唇皮肤接触;两端各连接上下两条系绳分别经耳上、耳下绕至两侧耳后或颈后而微微加力固定之。当儿童正面跌倒时或受到正面的力量撞击时,护牙器前板最先受力而可呈可恢复性变形而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另一方面将撞击力分散至更大范围,经软组织传递至上颌牙槽骨,从而使中切牙、侧切牙免受直接严重打击而受到伤害。儿童运动时唇前戴上这样一个横断面为月牙形的儿童运动护牙板,大大降低上中切牙、侧切牙受伤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7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田径跑步用道次牌
- 下一篇:一种武术散打训练用可透气的下肢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