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5149.1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鹏;刘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久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三轮车 增加 紧固 强度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三轮车所使用的轮毂,螺母与节圆孔锁紧时为平面接触锁紧,即轮毂的节圆孔为一个打通的平行孔,对于在装配时,螺母与轮毂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且螺母在轮毂平面上,此种结构导致轮毂紧固强度较差,螺母易松动、易损坏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通过采用改进型的固定螺母与节圆孔斜度接触形成面接触,大大增加了受力的均匀度、提高了轮毂的紧固强度,结构新颖、结合紧密、固定牢固、受力均匀、性能稳定、方便实用,在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若干节圆孔与若干固定螺母,所述若干节圆孔贯穿所述轮毂本体设置,所述节圆孔包括窄端部与宽端部,所述节圆孔的孔径从所述窄端部向所述宽端部的方向依次增加,所述固定螺母包括前端部与后端部,所述固定螺母的宽度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后端部的方向依次增加,所述固定螺母卡位所述节圆孔与所述节圆孔配合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母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均介于所述轮毂本体的外周围成的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节圆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母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通过采用改进型的固定螺母与节圆孔斜度接触形成面接触,大大增加了受力的均匀度、提高了轮毂的紧固强度,结构新颖、结合紧密、固定牢固、受力均匀、性能稳定、方便实用,在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
所述轮毂本体1包括若干节圆孔2与若干固定螺母3,所述若干节圆孔2贯穿所述轮毂本体1设置,所述节圆孔2包括窄端部201与宽端部202,所述节圆孔2的孔径从所述窄端部201向所述宽端部202的方向依次增加,所述固定螺母3包括前端部301与后端部302,所述固定螺母3的宽度从所述前端部301向所述后端部302的方向依次增加,所述固定螺母3卡位所述节圆孔2与所述节圆孔2配合使用,采用改进型的固定螺母3与节圆孔2斜度接触形成面接触,大大增加了受力的均匀度、提高了轮毂的紧固强度,结构新颖、结合紧密、固定牢固、受力均匀、性能稳定、方便实用。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母3的所述前端部301与所述后端部302均介于所述轮毂本体1的外周101围成的空间内,即固定螺母3陷在轮毂本体1里,可大大降低固定螺母3被刮蹭的风险,提高了固定螺母3固定的牢固程度,结构新颖、使用寿命长、安全保护、美观实用。
优选地,所述节圆孔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受力均匀、结合紧密、固定牢固。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母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受力均匀、结合紧密、固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用增加紧固强度型轮毂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采用改进型的固定螺母与节圆孔斜度接触形成面接触,大大增加了受力的均匀度、提高了轮毂的紧固强度,结构新颖、结合紧密、固定牢固、受力均匀、性能稳定、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久车轮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久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