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饰板安装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3858.6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发;刘硕;徐饶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昌河航空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70 | 分类号: | B60J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3303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饰板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饰板安装条。
背景技术
密封型的窗户通常出现在带有空调的大型客车和直升机等运输工具上,通常是密封工作需要着重考虑的部位。此类的密封工作不但涉及到窗户玻璃、机体和内饰板等多种部件间的连接,而这些部件的连接处又极容易成为异物和水分进入机体内部的通道,因此,如果密封不良则非常容易造成机体内部产生异响或者腐蚀等不良后果。
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通常采用一体式的胶条用来将窗户的玻璃板安装在内板和外板的中间。该一体式的胶条同时还会压住内饰板的边沿,以达到同时固定内饰板的效果。
然而,此类的密封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后期维修或者保养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内饰板拆除,而内饰板是被一体式胶条所压住的,在拆除内饰板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胶条的弹力才能完成,此举不但造成拆卸困难,而且在此过程中密封条和内饰板都极容易产生破损。
2、由于材质、模具等原因,内饰板的制造精度远远达不到内板和外板的精度。当某些内饰板的制造误差较大时,非常容易发生内饰板无法准确卡进胶条的情况,进而造成密封不严。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内饰板从密封条上拆卸困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内饰板安装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饰板安装条,包括:
用于卡接内饰板边沿的卡槽;
压边,所述压边设置与卡槽背部,并具有与窗户密封条压合的尖端。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边的一侧与卡槽外壁的一侧平顺过度。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边的厚度由根部向尖端逐渐减小。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槽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触角。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滑触角尖端均朝向卡槽内部。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边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触角。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触角的长度由压边的根部向尖端逐渐减小。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边尖端还设置有防脱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脱结构为设置在压边尖端的横截面为月牙形的防脱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安装内饰板的柔性安装条,包括一个用于卡接内饰板的卡槽和一个压边。由于本申请的压边和卡槽都是柔性设计,利用本申请安装的内饰板在拆卸时更加便利。另一方便,本申请中的压边可以有效的弥补内饰板的尺寸误差,防止内饰板在安装过程发生密封不严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的压边的外侧和卡槽的外壁平顺过度,安装条朝向乘客的一侧是一个平顺过度的曲面,此举能够是安装条的外部更加平滑,提升乘客的触觉感受,减少一个台阶的同时还能提升安装条的安全性,当乘客撞击安装条时能够避免与安装条的台阶发生刮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条的卡槽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触角,防滑触角尖端均朝向卡槽内部,将内饰板插入卡槽内的时候,朝向内部的防滑触角能有效的防止内饰板从卡槽内滑脱。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条的所述压边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触角,支撑触角的长度由压边的根部向尖端逐渐减小,支撑触角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填充压边和机体中间的空隙,能够避免压边安装好后发生凹陷。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条在压边的尖端还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具体为设置在压边尖端的横截面为月牙形的防脱边,当窗户密封条和机体之间的压合力不足以固定安装条的压边时,防脱结构的设计能够保证安装条压边的尖端依然处于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昌河航空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景德镇昌河航空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3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撞预警的汽车门
- 下一篇:一种自动汽车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