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451.X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3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18;H05B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具有 玻璃纤维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
背景技术
碳纤维发热体是一种纯黑体材料,具有升温迅速、热滞后小、发热均匀、热辐射传递距离远、热交换速度快等特点。工作过程中光通量源源小于金属发热体的电热管,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8%以上,打开电源后升温迅速,因此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目前,市场上的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均是在两端封口后,碳纤维加热丝贯穿了加热管的两端,并且正负极是分布在两端的,这样在安装过程中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需要将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的一端通过电线连接好之后需要将电线额外延伸到另一端与另一端的接线连接,这样导致排线以及安装非常不方便,导致使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在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方案将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的两端导线设置到一端的,例如专利号为“CN201733471U”的中国专利,其介绍了一种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该方案介绍了两种布置方式的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一种呈U型设置,这样可以将两端的导线设置到一端,但是对于这种设置,会占用较大的体积,即使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占用的体积比较大,从而导致热能耗较大,发热效果不好;另一种设置成直形管,并且将正负极设置在一端,因为将正负极设置在一端容易导致并线短路的问题,因此该方案在钼杆上加装了绝缘管,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玻璃管内再次安装绝缘管是非常麻烦的工艺,并且需要额外先生产制造好绝缘管,这样会增加更多的生产成本,因此上述方案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包括碳纤维发热体、第一承载体、导热片、第二承载体、传热层、防辐射层、玻璃纤维包壳,所述本装置新型具有玻璃纤维包壳的加热管有五层包裹制成,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承载体、第二承载体、传热层、防辐射层、玻璃纤维包壳,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均匀排布内嵌入第一承载体上,所述碳纤维发热体由碳纤维丝束拧结而成,所述导热片均匀排布内置于第二承载体之中,所述防辐射层表面涂有一层防辐射材料。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包壳采用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带,无碱玻璃纤维带外侧包裹有尼龙管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体的材料为合成树脂绝缘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体由油漆树脂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体均匀开设若干凹槽,所述导热片内置于第二承载体的凹槽之中。
优选的,所述防辐射层的材料为高温漆纳米涂料。
优选的,所述传热层的材料由铝合金金属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承载体上设置凹槽,所述导热片设置嵌入所述凹槽内,可以提高传热部件和载体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加传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导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防辐射层采用高温漆纳米涂料制成,封密性好,屏蔽电磁辐射强,柔韧性高,具有屏蔽和防水双重作用,消除对人体的危害;本实用新型使碳纤维发热体均匀分布在第一承载体上,能够在保证发热程度最大化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节约材料,实用性较高,本实用新型的外护套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带外衬有尼龙管套,坚韧性强,特级阻燃,绝对防火,抗压抗拉,防爆,保护加热管内置结构,使传热层和防辐射层完好,具有内置硅橡胶创重组然功效,不会像普通产品,集热后高温起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发热体;2、第一承载体;3、导热片;4、第二承载体;5、传热层;6、防辐射层;7、玻璃纤维包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4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面铜带散热LED汽车前大灯
- 下一篇:一种可置换字体的新型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