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悬架的纵臂焊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5596.0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架 焊接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后悬架为独立悬架的后纵臂焊接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已成为主流,而为了追求汽车的操控性,后悬架采用独立悬架结构也越来越多的被各大汽车厂所使用,其中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就是其中一种。
传统技术中,后纵臂总成是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一种杆系,传统的后纵臂焊接总成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大衬套外套管1、纵臂本体2两部分组成。后纵臂焊接总成成型工艺为纵臂本体2与大衬套外套管1通过焊接而成,小衬套外套管3与纵臂本体2在一块钣金件上冲压成型。传统的后纵臂焊接总成小衬套外套管3处由于只有一层薄钣金件连接,此处若受到各个方向较大的力,疲劳耐久后钣金件极易产生弯曲变形,会最终导致纵臂本体变形处断裂。即使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钣金件的厚度及更换强度更大的材料,对于降低此处的应力所做的贡献也是很小,不能满足整车高强度要求。
综上所述,传统的后纵臂总成在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已经很难通过更换材料和钣金厚度来大幅度提升零件的强度。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结构的后纵臂焊接总成来替换传统结构后纵臂焊接总成来满足整车高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后纵臂焊接总成的结构,使后纵臂焊接总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力,提高零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悬架的纵臂焊接总成,包括纵臂本体、纵臂加强件、小衬套外套管和大衬套外套管;纵臂本体在与车身纵梁连接的一端焊接有大衬套外套管;其改进在于:小衬套外套管有两个,一体成型在纵臂加强件上,所述纵臂加强件焊接在纵臂本体背面,两个小衬套外套管的位置对应于纵臂本体用于与后制动器连接的位置,小衬套外套管与纵臂本体的搭接部位进行焊接。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新结构的后纵臂焊接总成由于采用了纵臂加强件,并将小衬套外套管一体成型在纵臂加强件上,由双层钣金件来承受小衬套外套管的作用力,使后纵臂焊接总成的强度得到很大提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较传统技术的后纵臂焊接总成,可以提升零件的使用强度及可靠性,降低零件疲劳断裂的风险,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传统后纵臂焊接总成结构图;
图2本后纵臂焊接总成的背面结构图;
图3本后纵臂焊接总成的正面结构图;
图4 本后纵臂焊接总成纵臂加强件;
图5 本后纵臂焊接总成纵臂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机构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2和图3,后纵臂焊接总成是由小衬套外套管4、纵臂加强件5、纵臂本体6和大衬套外套管7组成。
成型工艺为:
两个小衬套外套管4与纵臂加强件5一体成型,为一个零件,参见图4。
大衬套外套管7焊接在纵臂本体6一端,该端是与车身纵梁连接的位置,参见图5。
带有小衬套外套管4的纵臂加强件5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纵臂本体6的背面,两个小衬套外套管4的位置对应于纵臂本体6的另一端,与纵臂本体6搭接处通过焊接连接,纵臂本体6的这一端是与后制动器连接的位置,参见图2和图3。
新结构的后纵臂焊接总成装配后,作用在小衬套外套管4的力由纵臂加强件5和纵臂本体6组成的两层钣金件来承担,相比传统结构的一层钣金件来承担小衬套外套管3的力,后纵臂焊接总成可以承受各个方向更大的力,强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大降低了后纵臂焊接总成疲劳后断裂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5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尺寸可调节的车用三角臂总成
- 下一篇:一种球形零件的专用起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