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私家车位识别系统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4834.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西平;张洁;苟智坚;李季;李伟彬;韩斌;冯浩雄;夏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品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4H6/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私家 车位 识别 系统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位租赁领域,尤其是涉及私家车位识别系统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公共停车位无法满足停车需要,在商业街、医院、景区等地段存在停车难的问题,然而,乱停乱放又会接受处罚,给车主带来诸多不便。
私家车位因其分布零散,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在私家车位所有者驾车外出期间,车位处于闲置状态,其利用率低,又无经济收益可言,而且社会资源在无形中被浪费。在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一种“外出停车难,私家车位利用率低”的现象。
在私家车位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车位所有者随时可使用车位,避免被占用,私家车位采用设置在车位中间位置的防占用装置,即车位锁,车位锁可以分为两种:手动车位锁和遥控电动车位锁。手动车位锁使用钥匙开启,开启方式单一,每次停车都需要先打开车位锁,在取车后,需要关闭车位锁,其操作繁琐,尤其是雨天操作更为困难。而采用遥控电动车位锁的可以实现一键开启,其操作简单,遥控电动车位锁已逐步推广。
目前,遥控电动车位锁的钥匙一般配置1~2把,其数量有限,在车位租赁时,需要移交遥控钥匙或亲自开车位锁,导致短时间租赁操作性不强,给租赁双方带来诸多不便,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短时间租赁是指几个小时至几十个小时。
车位识别装置作为租赁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控制遥控电动车位锁开启和关闭,其安装在车位处,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分受雨水影响,使用寿命缩短。在停车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外界意外的应力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私家车位识别系统防护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时间暴露在外,其使用寿命缩短,受外界意外应力损坏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私家车位识别系统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车位识别装置的支架,连接在支架底部、用于支撑固定且呈圆柱形的底板,以及连接在支架顶部的防护罩,所述底板中心位置设置用于电源接引的通孔,设置在底板板面边缘处且以通孔为中心90°均匀分布的固定孔;该支架采用空心结构;其中,防护罩包括安装在支架的底盒,以及通过销钉连接在底盒上的防护盖。
优化地,支架背面中间位置开设用于安装电源空气开关的安装口。
进一步地,底盒顶部呈半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作为私家车位租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家车位租赁系统是将闲时的私家车位租赁,以满足租赁者停车需要,解决停车难、停车贵、私家车位利用率低等问题。该装置将防护罩安装在支架顶部,为了便于维护,车位识别装置电源安装支架空心柱体内。车位识别装置安装在防护罩内,当租赁者使用车位时,开启防护盖即可使用该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操作简便、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私家车位租赁领域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车位识别装置防护罩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支架,2-底板,3-防护罩,4-通孔,5-固定孔,6-底盒,7-防护盖,8-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私家车位识别系统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车位识别装置的支架1,连接在支架1底部、用于支撑固定且呈圆柱形的底板2,以及连接在支架1顶部的防护罩3,该底板中心位置设置用于电源接引的通孔4,设置在底板2板面边缘处且以通孔4为中心90°均匀分布的固定孔5;该支架1采用空心结构;该防护罩3包括安装在支架1的底盒6,以及通过销钉连接在底盒6上的防护盖7。
为了便于检修,放置设备绝缘损坏致使人员触电,在支架1背面中间位置开设用于安装电源空气开关的安装口8。
为了防止私家车位识别装置漏水而损坏,底盒6顶部设置为半圆弧状,防护盖7安装在底盒6正面,只需开启防护盖7输入或者扫描验证即可实现识别认证。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品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品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4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