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杆衬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0263.9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勇;王大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衬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杆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稳定杆的全称是“横向稳定杆”,又被称作防倾杆,是车辆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用于防止车辆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稳定杆衬套是用于将稳定杆弹性的连接在车体、副车架或悬架梁上的弹性体。
稳定杆的中间安装在车体、副车架或悬架上,稳定杆端部连接在左右悬架、车体或副车架上,用于抑制左右车轮反向的垂直运动。例如,当车辆转弯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车体向外侧倾斜,外悬架压缩及内悬架拉伸,左右车轮相对车体出现反向的垂直运动,稳定杆将受力产生扭转,从而通过扭转刚度提供抑制左右轮反向运动的阻力,同时已经产生的反向运动的左右轮通过稳定杆扭转积累的弹性势能迅速恢复至原始状态。
现有稳定杆与安装衬套之间依靠橡胶挤压过盈配合装配一体,支架以保卫橡胶衬套的状态固定至车体或副框架。稳定杆在扭转的过程中,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存在相对旋转运动,在稳定杆旋转的过程中,稳定杆与衬套的接触面摩擦经常出现异响,引起顾客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杆在旋转过程中,与稳定杆衬套的安装接触面不会产生相对旋转运动,避免了产生底盘异响,同时提高稳定杆衬套使用寿命的稳定杆衬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杆衬套结构,包括内骨架和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上设置有供稳定杆贯穿的通孔,所述内骨架、橡胶体硫化成一体结构,所述内骨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橡胶体内表面硫化粘接,所述稳定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牙,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牙配合的第二紧固牙,所述内骨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径向截面为弧形,所述内骨架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橡胶体内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橡胶体的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凹槽,其中,所述内骨架的所述第一表面嵌入至所述凹槽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骨架的前后两端面分别沿弧形边,径向向外延伸出一个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橡胶体紧密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紧固牙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紧固牙凹陷于所述稳定杆的圆周;或者,所述第二紧固牙凹陷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紧固牙凸出于所述稳定杆的圆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骨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三个内骨架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骨架为金属内骨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橡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用于供所述稳定杆插入所述通孔的安装缝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橡胶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防松翻边。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稳定杆支架,所述稳定杆支架卡箍在所述橡胶体上,所述稳定杆支架用于将所述稳定杆衬套固定在副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衬套结构通过设置在稳定杆上的第一紧固牙和稳定杆衬套内的第二紧固牙配合,使在稳定杆转动过程中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没有相对旋转运动,避免了稳定杆与橡胶体因摩擦而产生底盘异响的问题,在稳定杆衬套中嵌入内骨架,内骨架嵌入橡胶体内表面的凹槽中,增加了金属骨架与橡胶体硫化粘接的粘接面积,进而提高了它们之间的粘合力,使内骨架的固定更牢固,同时提高了稳定杆衬套的轴向刚度,减少了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之间的磨损,提高了稳定杆衬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衬套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衬套结构的橡胶体和内骨架一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衬套结构的内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衬套结构的橡胶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衬套结构的稳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例稳定杆衬套结构的稳定杆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0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形自适应圆捆机底盘
- 下一篇:后桥结构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