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9219.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龙;喻中珂;郑重;任绪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绕组 变形 故障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系统,属于高压设备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里最为重要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且,变压器的价格昂贵,一旦故障后不能及时维修,会给电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由统计资料显示,变压器故障大都由短路故障引发,而短路故障大部分由绕组变形引发,当绕组发生轻微变形时,对变压器正常运行无明显影响,但当绕组变形故障积累到较严重的程度时,会引发变压器的出口故障,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如何对变压器绕组变形有效的诊断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现有的绕组变形诊断方法有很多,最为成熟可靠的技术为频响测试,该技术已经有了相应的行业标准,能较为有效准确的诊测变压器的故障,但是一般采用进口芯片造价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系统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系统,采用价格低廉的元件实现了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并带有声光提示功能,提高了故障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系统,包括采集电路和提示电路,所述的采集电路和提示电路间连接有工控机,所述的采集电路包括输入信号采集电路和响应信号采集电路,所述的输入信号采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信号衰减电路Ⅰ,所述的响应信号采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信号衰减电路Ⅱ,待测变压器连接在信号放大电路和信号衰减电路Ⅱ之间,信号衰减电路Ⅰ和信号衰减电路Ⅱ的响应均与信号采集卡连接,信号采集卡与工控机相连,所述的工控机内预存无故障时的频响曲线的相关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示电路包括控制电路、负载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包括振荡电路、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所述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均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放大电路采用NE5534组成平衡输入单端响应差分放大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放大电路的运放输入端的分压器的定值电阻后串接有预调电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衰减电路采用MC3340P作为衰减器,衰减器后接有CA3160作为缓冲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价格低廉的元件实现了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并带有声光提示功能,提高了故障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示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衰减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系统,包括采集电路和提示电路,所述的采集电路和提示电路间连接有工控机,所述的采集电路包括输入信号采集电路和响应信号采集电路,所述的输入信号采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信号衰减电路Ⅰ,所述的响应信号采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信号衰减电路Ⅱ,待测变压器连接在信号放大电路和信号衰减电路Ⅱ之间,信号衰减电路Ⅰ和信号衰减电路Ⅱ的响应均与信号采集卡连接,信号采集卡与工控机相连,所述的工控机内预存无故障时的频响曲线的相关系数。
如图2所示,声光提示电路包括控制电路、负载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控制电路由电阻R1和集成芯片内部的与非门电路D1组成,当没有输入线信号时,D1的输入端为高电平,当有输入信号时,D1的输入端为低电平。负载电路用于驱动所控制的对象。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包括振荡电路、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所述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均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如图3所示,信号放大电路采用NE5534组成平衡输入单端响应差分放大电路,所述的信号放大电路的运放输入端的分压器的定值电阻后串接有预调电位器P1,调节P1使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9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