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411.8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4;B66B1/46;B66B1/52;E05B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梯 门把手 及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梯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梯门把手通常凸出门板面仅作为开门的辅助部件,会发生与在门附近移动的人或物的碰撞,不能智能识别开门者的身份,无法避免陌生人借助门把手自由进入轿厢使用电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亟须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其可以识别和判断使用者是否经过授权,进而智能控制门把手本体的凸出或嵌入,并且还可通过门把手本体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呼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包括:门把手本体和门立柱,其中所述门立柱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所述门把手本体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在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运动的导靴,所述门把手本体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侧端面上设有一用于抓握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信息识别界面为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声控识别模块、ID卡读取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为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上设有楼层按钮。
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的控制系统,其包括位置检测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位置检测器、所述信息识别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电梯控制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梯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上位机,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其可以识别和判断使用者是否经过授权,进而智能控制门把手本体的凸出或嵌入,并且还可通过门把手本体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呼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凸出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嵌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嵌入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1.门把手本体,2.门立柱,3.滑轨组件,4.人机交互界面,5.信息识别界面,6.导靴,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包括:门把手本体1和门立柱2,其中所述门立柱2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2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3;所述门把手本体1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4,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5;在所述门把手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3运动的导靴6,所述门把手本体1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门把手本体1的侧端面上设有一用于抓握的凹槽7。
优选地,所述信息识别界面5为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声控识别模块、ID卡读取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4为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4上设有楼层按钮。
即通过触摸屏或者楼层按钮使用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去的楼层,进入电梯后则无需再次选择,如果按错后,可以选择在该界面取消或者进入电梯后取消,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厢门气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