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气共存的缓冲装置及缓冲装置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2133.2 | 申请日: | 201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满阳;周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满阳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13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存 缓冲 装置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在运动方向上有效延长撞击的相互作用时间,从而起到优良缓冲作用的液气共存的缓冲装置及缓冲装置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人们代步的或减轻劳动强度的如汽车、电梯、物体运送升降机等现代化工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工作等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汽车、电梯等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较快,惯性较大,且因为有人的主观因素及机电部件出现故障等原因,经常引发与别的物体撞击等事故,而汽车、电梯等本身质量较大,在撞击过程中引发的冲击力巨大,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可能伴随着人员的伤亡。
目前,对这种碰撞的安全防范措施的效果不太好,例如目前用在汽车上的缓冲装置主要是安全气囊和保险杠,保险杠具有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的功能,安全气囊是指撞车时在乘员产生二次碰撞前,使气囊膨胀保护乘员的装置。但是这两种装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保险杠属于一种硬碰撞装置,其只是减少车辆(以及其他运动工具,下同,不再赘述)前部给撞坏程度,并没有给整个撞击减少撞击力,即撞击后,对整个车辆及车辆内部人员的伤害并没有减少,基本没有保护作用;保险杠甚至有可能增大对车辆内部人员的伤害程度,保险杠是硬碰撞防护装置,会减少碰撞过程的时间,形成更强的硬碰撞情况,即保险杠虽然可以给车辆前部完整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实会给车辆上的人员造成更大的伤害。
2.安全气囊爆炸启动整个过程具有时间滞后性,往往是人体二次碰撞已经发生后,安全气囊爆炸成型的气体才产生,即往往是“受到伤害后救援才开始”,且气囊爆炸形成的冲击力会给人员造成新的伤害。所以,通过保险杠与安全气囊结合的防撞设备往往难以保护车辆上的人员生命安全,无数事故都证明了这一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使撞击压力均匀分配、延长撞击相互作用时间、达到优良缓冲作用一种更加安全的液气共存的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由多个液气共存的缓冲装置连接而成的缓冲装置阵列,其具有更大的适应范围、使用的更加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气共存的缓冲装置,其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内设有用于盛装缓冲液体和气体以及安装内筒的外筒内腔;外筒上位于外筒内腔中安装有一块以上的外筒限流板,一块以上的外筒限流板将外筒内腔分隔成多个缓冲室,在使用时至少有一个缓冲室中充有气体,外筒限流板上设有液体或/和气体流通的通道,通过设计或调节外筒限流板的通道大小可控制缓冲液体或/和气体从一个缓冲室向另外一个缓冲室流动的速度及流量;内筒的一端活动套装在外筒的外筒内腔中,内筒可以在外筒的外筒内腔中沿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内筒的外周与外筒的外筒内腔之间设有外缓冲空腔,外缓冲空腔中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外活塞、至少一个限流装置和密封件,外活塞、限流装置和密封件将外缓冲空腔分隔成多个缓冲室;外缓冲空腔与至少一个外筒内腔的缓冲室之间设有缓冲液体或/和气体流动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护板和密封圈,密封件护板固定安装在内筒后端外侧,密封圈套装在内筒外侧且紧靠密封件护板;密封件护板和密封圈的内外径分别与内筒的外径和外筒的内径相适应;外活塞固定安装在内筒前端部外侧且位于外筒内腔中,外活塞外径与外筒内腔相适应;外活塞上设有通流孔;限流装置包括限流活门座和限流环,限流活门座固定安装在外筒的轴向位置处于外活塞与密封件之间的内壁上,限流活门座上设有用于卡装限流环的卡槽,限流环活动套装在内筒的外侧,限流环的外沿卡装在限流活门座的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内筒内设有用于盛装缓冲的液体的内筒内腔;内筒内腔与外缓冲空腔之间以及与外筒内腔之间分别设有限制液体流通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内筒内腔与外缓冲空腔之间的限制液体流通的通道为内筒的后端侧壁上开有的一个以上的流通孔;内筒内腔中设有一个以上用于限制液体流动的内筒限流板,内筒限流板上设有限制液体流通的通道;内筒限流板上的通道为内筒限流板开有的一个以上的内筒限流板孔;内筒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内活塞,内活塞上设有通道;内活塞上的通道为节流器,节流器设有通道孔,其通道孔的过流面的面积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满阳,未经周满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2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