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车辆防碰撞障碍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1197.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峰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车辆 碰撞 障碍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车辆防碰撞障碍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是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入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
现有的减速带多为凸起的圆弧形或梯形橡胶钉块,将减速带固定于道路上,并涂上不同的色彩,从而控制车速。但是,有很多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即使到了需要减速的路段还会快速行驶,车辆容易发生碰撞产生交通事故,而且现有的减速带在使用过程中长期被车辆碰撞碾压,其两侧面和顶部容易发生磨损,减速缓冲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路面车辆防碰撞障碍减速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路面车辆防碰撞障碍减速装置,包括底座、橡胶主体、减震槽、活动座、顶板、多个减震弹簧、多个橡胶减震柱、缓冲仓、排气孔和多个缓冲弹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螺栓孔,所述橡胶主体的两侧底部均设有一固定螺栓安装区,固定螺栓安装区内均设有一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分别与对应的螺栓孔螺纹连接,橡胶主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橡胶主体的两侧呈向外凸出的圆弧减速面,所述缓冲仓设置在圆弧减速面的下方,所述多个缓冲弹簧竖直设置在缓冲仓内,所述缓冲仓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橡胶主体上端面中间设有减震槽,所述活动座的底端设置在减震槽内部,所述顶板设置在活动座顶端,所述活动座底部与减震槽底部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减震弹簧和多个橡胶减震柱,多个减震弹簧和多个橡胶减震柱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条排水槽,所述两条排水槽分别位于减震槽的两侧,且两条排水槽的上端开口分别位于顶板两侧边缘的正下方,所述顶板的两侧边缘设有圆弧形的导流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条防碰撞铁条,所述多条防碰撞铁条均匀半镶嵌在圆弧减速面上,多条防碰撞铁条凸出圆弧减速面外的部分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主体内还设有线缆槽,所述线缆槽设置在减震槽的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耐磨块,所述多个耐磨块均匀设置在顶板顶部,所述多个耐磨块的顶端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碰撞铁条减轻车辆轮胎对橡胶主体两侧的圆弧减速面的直接碰撞,轮胎压过圆弧减速面时缓冲仓收到压缩,缓冲弹簧发生形变,空气从缓冲仓内由排气孔排出,能适应性地不同重量和车速的车辆,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顶板顶部的耐磨块用于减少磨损,多个减震弹簧、多个橡胶减震柱用于增强减震效果,排水槽可将积水收集并排除,避免进入减震槽,避免霜冻天气积水结冻降低减震减速效果,设有线缆槽可在橡胶主体内部穿设线缆;该路面车辆防碰撞障碍减速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耐磨损、减速缓冲效果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路面车辆防碰撞障碍减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橡胶主体、3-减震槽、4-活动座、5-顶板、6-减震弹簧、7-橡胶减震柱、8-缓冲仓、9-排气孔、10-缓冲弹簧、11-固定螺栓、12-圆弧减速面、13-排水槽、14-防碰撞铁条、15-线缆槽、16-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峰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峰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1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