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人体红外感应的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6505.5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腾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20 | 分类号: | E05B17/2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红外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人体红外感应的锁具。
背景技术
锁具作为常见的防盗用品,用于避免不法分子实施盗窃,保证财产的安全。目前,市面上的锁具由于其结构上的限制,存在以下问题:当用户远离锁具时,容易被不法分子抓住这个时机,通过撬锁的方式进行盗窃,而用户不能够及时获知锁具周围的环境信息,导致财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人体红外感应的锁具,让用户能够及时地获知锁具周围有人在接近,提高了防盗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人体红外感应的锁具,包括锁体,所述锁体设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包括: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信号的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在锁具周围检测人体,并生成感应信号的红外模块;用于接收感应信号的MCU;用于将感应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的CPU;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CPU连接,所述CPU和MCU连接,所述红外模块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人体红外感应的锁具还包括无线供电单元,所述无线供电单元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电池管理芯片和升压芯片,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的输出端与电池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升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MCU的型号为TSSOP20,所述CPU的型号为HI3518EV200。
进一步的,所述MCU和CPU之间通过串口管脚实现互相通信,所述串口管脚包括CPU的D14管脚、CPU的E14管脚、MCU的第19管脚和MCU的第6管脚,所述D14管脚与第19管脚连接,所述E14管脚与第6管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模块包括三极管Q8、红外传感器芯片和PIR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芯片的型号为BISS001,所述红外传感器芯片的第14管脚与PIR传感器的第2管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芯片的第2管脚与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MCU的第5管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一电源,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控制芯片,所述无线传输控制芯片的型号为TBW7601;所述无线传输控制芯片的第2管脚与CPU的R11管脚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控制芯片的第3管脚与CPU的P11管脚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传输电源管理芯片,所述无线传输电源管理芯片的型号为XM5082-ADJ,所述无线传输电源管理芯片的第1管脚与CPU的R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有人体靠近锁具时,可以通过红外感应检测到人体,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无线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让用户能够及时地获知锁具周围有人在接近,提高了防盗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MCU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CPU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CPU的另一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供电单元的另一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腾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腾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置离合游离把手电子锁
- 下一篇:一种可远程视频监控的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