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两用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5972.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张梦杰;熊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F23D17/00 | 分类号: | F23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气液两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火焰是燃烧状态稳定与否最直接的反映,为了探究各种碳氢燃料在不同参数下层流火焰的燃烧机理、各种生成物(碳烟)以及中间产物(PAH)多环芳烃等在燃烧时的组分、燃烧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各种各样针对层流火焰燃烧的检测方法。近几年非原位检测技术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光诱导炽光(LII)及消光法(LOSA)等激光检测技术对各种燃烧器、高压燃烧系统中的燃烧层流火焰及碳烟排放特性进行测试研究。
层流火焰就是管内静止气体或作层流流动气体点燃时形成的火焰,层流火焰比较稳定,测量时波动小,适用于原子吸收定量分析。预混合型燃烧器产生层流火焰,所以也称层流燃烧器,燃气和助燃气在雾室中混匀,然后以层流状态从燃烧器头喷出,其特点是能产生稳定的层流扩散火焰,边界条件简单,燃烧可重复性好。
目前的层流燃烧器主要是燃烧气体燃料,不适用液体燃料。由于液体燃料无法控制燃料消耗量、火焰很难稳定在同一条件下并且重复性差等原因限制了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研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产生稳定、压力可以调节、相对于定光源位置可以调节的层流火焰并且适用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燃烧的气液两用燃烧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两用燃烧器,包括底板、进气组件、外罩和排烟筒,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机和丝杆,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使得火焰位置可以调节,
所述进气组件设置于进气组件支座上,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燃料进气管、进气套筒和助燃气进气口,所述进气套筒内设置有多孔介质层与整流球,使得燃料和助燃气进料均匀,
所述外罩设置于外罩支座上,所述外罩的侧面上设置有玻璃,为火焰的检测提供光路,
所述排烟筒通过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罩的顶部,所述外罩的内腔与所述排烟筒的内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所述丝杆与螺母配合驱动所述进气组件支座移动,所述进气组件支座带动进气套筒在所述外罩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燃料进气管一端设于所述进气套筒底部,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进气套筒外并与喷嘴连接,所述多孔介质层设置于衬套的底部和顶部,两层所述多孔介质层之间通过隔板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填充有所述氧化铝球,所述助燃气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进气套筒上,并与所述衬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套筒内还设置有活塞环,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外罩之间通过所述活塞环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的外表面包括相邻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外罩的内表面为光滑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玻璃通过玻璃压块压紧设置于固定孔内,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多用孔,所述多用孔用于探测燃烧温度或矫正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罩的顶部,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块和压紧螺杆,所述压紧螺杆的两端分别与压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螺杆贯穿所述压紧块。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支架设置于所述玻璃上侧,并与所述第一侧面通过螺栓紧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筒通过所述压紧块、压紧螺杆与压紧支架压紧设置于所述外罩的顶部,所述排烟筒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组件的底部与所述排烟筒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用于调节燃烧器内的压力。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气液两用燃烧器,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均适用,并且能够产生稳定、压力可以调节、火焰位置相对于激光检测的定光源位置可以调节的层流火焰。
(2)本实用新型的燃料进气管、助燃气进气口分别设置在进气套筒上,进气套筒内设置有由多孔介质层与整流球形成的整流进气通道,助燃气包围燃料,使得燃料和助燃气进料均匀。
(3)本实用新型的气液两用燃烧器,在使用液体燃料时,进气套筒形成高温进气通道,能够防止液体燃料燃烧前在燃料进气管内凝结。
(4)本实用新型气液两用燃烧器外罩上设置有玻璃,形成相互垂直相交于火焰中心的光路通道,为层流火焰的激光检测提供光路。
(5)本实用新型气液两用燃烧器的压紧组件,保证了排烟筒与外罩间良好的密封性能且能够便捷拆卸。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5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柜(原木系列)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余热利用型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