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3529.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米楠;张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取 卧式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带铸轧生产线,尤其涉及用于薄带铸轧的卷取机,特别涉及一种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
背景技术
薄带铸轧技术是冶金及材料研究领域的现有技术,将连铸、轧制、甚至热处理等工艺整合为一体,生产的薄带坯稍经加工就可以成为工业成品。
在薄带铸轧卷取机主要包括卷筒、卷取机箱体、传动系统、助卷设备及辅助支撑等部分。其中,为实现卷筒的快速更换,一般将卷取机箱体设计为两种型式。
一种型式是将卷筒支撑于箱体内布置的轴承组件上,在该卷筒的后端联接驱动楔形轴轴向运动的胀缩液压缸,实现卷筒的胀缩,电机及减速机组成的传动系统布置在箱体外部,通过联接装置与空心轴联接,间接实现卷筒与减速机输出之间扭矩的传递;对于第一种型式,由于卷取机箱体内部不设置减速机构,一般需要在外部设置减速机构,各模块相对独立,动力传递路线较长,各模块相对刚度较弱。
另一种型式是将上述功能合并到一套卷取机箱体中,即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实现减速,通过与齿轮配合的空心轴支撑卷筒,并传递扭矩。对于第二种型式,在卷取机箱体内部集成了减速机构,但由于多用于卷取较厚的钢板,为考虑助卷辊等设备的空间,一般需要做成立式箱体,上下设置,这就带来了加工、润滑及下层设备安装检修等一系列问题。且由于箱体较高,在卷取过程中,抗倾翻能力及稳定性较差。
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薄带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以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不但能够减短动力传递路线,还能够降低箱体高度,更好抵抗卷取过程中的倾翻力矩和水平拉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减速箱,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输出齿轮套设在用于支撑卷筒的空心轴上,所述空心轴的两端均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上,所述薄带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还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固设在安装有所述空心轴的所述减速箱的侧壁外,所述传动箱内开设有沿所述空心轴的轴向贯通的传动腔。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空心轴朝向所述传动腔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空心轴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自由端和所述固定端均套设有轴承,所述自由端的所述轴承能沿所述轴承的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上,所述固定端的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上。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输入齿轮上设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沿所述输入齿轮的轴线贯穿所述输入齿轮并固接在所述输入齿轮上,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能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上。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减速箱与所述传动箱相连接的一侧为操作侧,所述减速箱与所述操作侧相对的另一侧为传动侧,安装在所述传动侧的所述轴承外侧均安装有迷宫密封。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轴承均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减速箱顶端设有多个稀油润滑油口,每个稀油润滑油口均对应一个所述轴承。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均为人字齿轮。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传动腔中插设有卷筒,所述空心轴具有沿所述空心轴的轴线贯通的空腔,所述卷筒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卷筒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传动腔外。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空心轴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内花键,多个所述内花键沿所述空心轴的轴线设置,所述卷筒上设有与所述内花键对应配合的多个外花键,每个所述外花键均卡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内花键之间。
如上所述的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其中,所述空心轴背向所述传动腔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外固设有用于安装膨胀液压缸的缸座,所述缸座上设有插板,所述卷筒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插板对应配合的环槽,所述插板插入所述环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3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式多组硅钢带倒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密铝杆放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