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7785.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妍懿;马宁;王建波;黄炘;蔡志涛;何鹏林;李川;秦孔建;陈光;郝冬;王晓兵;周茂祥;王仁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无线 充电 系统 测试 位置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位置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需求持续扩张。相对于传统的充电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以其在便捷性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受到国内外行业的关注和科研生产的投入。但无线充电系统的性能和安全保护测试等方面的标准和设备也都比较欠缺。
车辆无线充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车辆停放等因素导致位于地面上的充电设施的试验样品的充电线圈和位于汽车上的试验样品的受电线圈的物理位置很难处于设计的最佳对正状态,这样就会对无线充电系统的性能、效率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评价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具体测试。停车充电时试验样品的充电线圈和试验样品的受电线圈之间的位置变化主要有垂直距离变化、水平方向的前后或左右方向偏移、车身轴线偏转、车身倾斜。如何在测试中模拟实际位置变化等使用情况,来评价充电系统的性能就对试验装置的设计提出了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以解决无线充电装置在测试中模拟实际位置变化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上平台、下平台、升降机构;
所述上平台采用浮动固定方式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放置试验样品;
所述下平台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用于放置试验样品;
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带动上平台进行升降,实现上平台与下平台间的垂直距离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底部安装有可锁止的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平台上设有角度标尺,用于指示试验样品的充电线圈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平台上标有刻度尺,用于显示试验样品的充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下平台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中心轴固定在所述下平台上;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轴承连接中心轴,可绕中心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带脚轮,通过脚轮放置在下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在框架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导柱,所述导柱包括光轴以及与光轴相配合的直线轴承,所述光轴穿过上平台,所述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光轴与上平台的连接处,所述导柱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下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每侧的两个导柱之间设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穿过上平台,所述上平台通过滚珠丝杠的丝母连接滚珠丝杠,且所述滚珠丝杠与所述丝母之间留有可使丝母与滚珠丝杠能够倾斜的间隙,所述滚珠丝杠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下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光轴上方设有手轮。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丝杠上方设有手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模拟实际情况下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状况,通过使用该系统能够实现无线充电系统中充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间隙、偏转、偏移、倾斜等实际位置变化的模拟,并在模拟位置实现对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的变化情况,线圈位置变化为间隙、偏转、偏移、倾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情况的综合,以实现在试验台上完成对实际使用情况下的模拟,并进一步检测在模拟情况下的电能传递效率变化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础框架,11-滚轮,2-下平台,21-支撑框架,22-脚轮,3-上平台,4-升降机构,41-滚珠丝杆,411-丝母,42-导柱,421-光轴,422-直线轴承,5-实验样品,51-充电线圈,52-受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7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检修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花键电机与测功机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