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柔性阻尼刷式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7571.8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清;王衍;周先才;郑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88 | 分类号: | F16J15/328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柔性 阻尼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柔性阻尼刷式密封圈。
背景技术
刷式密封最早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上,后有GE公司运用在工业燃气式汽轮机上,应用效果显著。90年代传入国内,开始在运用在燃气轮机上。
刷式密封一般用于动静件间的气体介质密封,在液体或粉尘等密封方面,效果也十分明显。刷式密封的刷毛相对轴的旋转方向按一定倾斜角度规则排列,以减少刷毛的磨损,使刷毛更容易适应转子的制造误差和热变形等,并在转子瞬间大幅径向位移后迅速弹回,保持密封间隙不变。和刷毛自由端接触的轴表面一般喷涂一层耐磨材料,以防止工作时刷毛划伤轴径,同时可减少刷毛的摩擦损耗。
目前现有的刷式密封件结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中间的刷丝,或者在挡板之间加有柔韧薄挡片,挡片紧贴刷丝,保护刷丝不受前方气流冲击,并提供振动阻尼,但是使用时,存在刷丝会从挡片的间隙中钻出或者脱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挡片,采用阻尼片内径相连,进而保证刷丝不会再钻出,但是内径相连之后,周向应力阻碍挡片的轴向变形,进而降低了阻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内径相连之后,周向应力阻碍挡片的轴向变形,进而降低了阻尼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折叠柔性阻尼刷式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折叠柔性阻尼刷式密封圈,包括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分为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设有刷丝,所述刷丝与前挡板之间设有折叠片,所述折叠片呈Z型。
进一步的,所述Z型折叠片的一端固定在前挡板上,另一端紧贴刷丝。
进一步的,所述Z型折叠片的一端设有凸起,前挡板上对应设有凹槽,以实现Z型折叠片径向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Z型折叠片的一端与前挡板通过电焊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挡板上对应设有凹槽置于内侧或者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片通过机械压紧方式固定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片之间镂空为气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片主要沿径向镂空或者分割成条片状,在与刷丝贴近的一端,至少有两条片沿周向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内径相连,挡片折向之后,在有轴向力时,折叠部分允许内径收缩或者扩张,从而不会出现因相连区域的周向应力而限制轴向变形,从而达到有效阻尼效果。
本实用新型列举三种形式的密封圈,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提高了密封圈的阻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三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折叠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前挡板;2、后挡板;3、折叠片;4、刷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折叠柔性阻尼刷式密封圈,包括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分为前挡板1和后挡板2,所述前挡板1和后挡板2之间设有刷丝4,所述刷丝4与前挡板1之间设有折叠片3,所述折叠片3呈Z型。所述Z型折叠片3的一端设有凸起,前挡板1上对应设有凹槽,另一端紧贴刷丝4。所述Z型折叠片3的一端与前挡板1通过电焊方式连接。或者,所述前挡板1上对应设有凹槽置于内侧或者外侧。所述折叠片3通过机械压紧方式固定装配。所述折叠片3之间镂空为气流槽。或者,所述折叠片主要沿径向镂空或者分割成条片状,在与刷丝贴近的一端,尽量将所有条片沿周向相连。
实施例:
如图1,将圆形的Z型折叠片3置于前挡板1和刷丝4之间,折叠片3的一端设有凸起,并与前挡板1的外侧凹槽对应,然后通过电焊方式连接,折叠片3的另一端紧贴刷丝4。
如图2,将圆形的Z型折叠片3置于前挡板1和刷丝4之间,折叠片3的一端设有凸起,并与前挡板1的内侧凹槽对应,通过机械压紧固定装配。
如图3,将圆形的Z型折叠片3置于前挡板1和刷丝4之间,折叠片3的一端与前挡板1的内侧通过电焊方式连接,折叠片3的另一端紧贴刷丝4。
以上附图,仅显示内径密封的实施方式。同样的设计也可以用于外径密封。只需要将内径与外径方向对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7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碳化塔冷却小管密封
- 下一篇:一种放料截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