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舱门修剪调整辅助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76705.4 | 申请日: | 201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1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韩利;李婷婷;任文超;郭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门 修剪 调整 辅助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舱门安装辅助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舱门修剪调整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客车行业的发展,各客车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此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也越来越重要。舱门的安装是一个较为复杂、耗时严重的工位,且由于舱门较重,在舱门调整、修剪时一个人很难操作,为了减少工时,降低成本,这就需要制作一个方便安全的辅助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舱门修剪调整辅助工装,满足多种车型舱门在未安装弹簧支架时打开后的固定,方便操作工进行舱门修剪及调整工作,保证舱门打开作业时的安全问题,减少此工序人员,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舱门修剪调整辅助工装,包括底座、中间支座和支架;所述中间支座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上均匀分布弹珠孔,所述第二圆管上设有弹珠按钮;所述第二圆管设在第一圆管内部;所述弹珠按钮卡在所述弹珠孔内;所述中间支座位于底座上,所述支架位于中间支座上方。
所述底座为一圆形钢板;所述支架为钢筋折弯件,呈V型形状;所述第二圆管下端焊接在底座上;所述支架焊接在第一圆管上端。
所述第二圆管上设有的弹珠按钮为可伸缩型结构,此结构可卡在第一圆管上的弹珠孔内,实现高度的调节。
所述第二圆管在第一圆管内自由活动,通过弹珠按钮卡在不同的弹珠孔内调节中间支座的长度。
所述底座与中间支座之间采用CO2保护焊连接,中间支座与支架之间采用CO2保护焊连接。
所述底座、中间支座和支架去毛刺设置。
所述支架折弯处进行圆角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工装设计结构可靠,节省材料;
2、第一圆管上均匀分布的弹珠孔和第二圆管上设有的弹珠按钮,可实现多种高度的调整;
3、第二圆管在第一圆管内自由活动,可满足多种车型多种高度舱门打开后的固定;
4、工装各部件间采用焊接连接方式,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5、结构设计符合现场的生产要求,便于舱门修剪及调整工作;
6、减少舱门修剪调整工作的人员分配,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圆管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圆管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中间支座、3-支架、21-第一圆管、22-第二圆管、23-弹珠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舱门修剪调整辅助工装,包括底座1、中间支座2和支架3;
其中,所述底座1为一圆形钢板;
所述中间支座2包括第一圆管21和第二圆管22,第二圆管22上设有弹珠按钮23;
所述第二圆管22设在第一圆管21内部;
所述支架3为钢筋折弯件,呈V型形状,其折弯角优选为90°;
所述中间支座2位于底座1上,所述支架3位于中间支座2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圆管21上均匀分布弹珠孔,方便多种高度的调节。
其中,所述第二圆管22上设有的弹珠按钮23为可伸缩型结构,此结构可卡在第一圆管21上的弹珠孔内,实现高度的调节。
其中,所述第二圆管22能在第一圆管21内自由活动,通过弹珠按钮23卡在不同的弹珠孔内调节中间支座的长度,满足多种高度车型舱门打开后的固定。
其中,所述底座1与中间支座2之间采用CO2保护焊连接,中间支座2与支架3之间采用CO2保护焊连接,使得各部件连接更加可靠。
其中,所述底座1、中间支座2和支架3去毛刺,表面需打磨平整,使用更加舒适。
其中,所述支架3折弯处进行圆角处理,保护舱门边,减少磨损与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悬副车架夹紧工装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湿装置的呼吸用鼻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