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685.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厚行;王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厚行;王春龙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5/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电动汽车 整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远程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属于电动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187893.7的一种纯电动汽车智能整车控制器,按结构分为整车控制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传感器和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开关,本实用新型是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承担了数据交换、安全管理、驾驶员意图解释、能量流管理的任务。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对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时,无法通过移动终端接收电动汽车数据状况,易使电动汽车发生故障较难及时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设备对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时,无法通过移动终端接收电动汽车数据状况,易使电动汽车发生故障较难及时检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远程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其结构包括外壳、插线槽、主板、控制器主体、驱动器、远程数据接收器、数据传感器、变换器、电容、蓄电池,所述外壳呈外壁硬实内部中部的长方体结构,内部表面上方与主板底部表面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平行,所述插线槽呈三侧密封一侧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侧方表面设在外壳侧方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所述主板呈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表面中央与控制器主体底部表面末端采用焊接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表面上方与主板底部表面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平行,外壳厚度为2mm-3mm,所述主板通过电连接插线槽,主板长度为10cm-15cm,所述外壳侧方表面中央设有插线槽2侧方表面且相互垂直,所述蓄电池呈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蓄电池底部表面末端设在主板表面上方边沿,蓄电池高度为3cm-5cm,所述控制器主体底部表面末端与主板表面中央采用焊接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主板表面上方设有远程数据接收器底部表面末端且相互垂直,所述驱动器呈内外硬实的圆柱体结构,底部表面末端设在主板表面边沿上方,驱动器高度为1cm-3cm,所述主板表面边沿上方设有变换器底部表面末端。所述远程数据接收器由壳体、电路板、接收器主体、处理芯片、传输口、解调器组成,所述壳体呈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与主板表面中央上方且相互垂直,所述电路板底部表面设在壳体内部表面上方且相互平行,电路板厚度为2mm-3mm,所述电路板表面中央上方设有接收器主体底部表面末端,所述处理芯片底部末端通过主板与接收器主体底部表面末端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传输口侧方表面设在壳体侧方表面中央,所述电路板表面边沿上方设有解调器底部表面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感器7底部表面设在主板3表面边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底部表面与主板表面边沿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电容直径为5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长度为15cm-20cm。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表面上方设有9个数据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插线槽厚度为1mm-3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解调器与变换器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远程数据接收器,电路板通过蓄电池传递电能到接收器主体上,使移动终端与接收器主体连接,传输口把控制器主体数据传递到处理芯片上进行处理,经接收器主体传输到移动终端查看,及时对电动汽车发生故障检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程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数据接收器示意图。
图中:外壳-1、插线槽-2、主板-3、控制器主体-4、驱动器-5、远程数据接收器-6、壳体-601、电路板-602、接收器主体-603、处理芯片-604、传输口-605、解调器-606、数据传感器-7、变换器-8、电容-9、蓄电池-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厚行;王春龙,未经林厚行;王春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多集成电机控制器转接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