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549.1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季金森;宋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四新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本体 圆锥形开口 弯曲套管 内套管 盖体 气管切开插管 本实用新型 圆锥形顶头 外部套管 连接头 外弧 弧形结构 口鼻呼吸 限位螺母 内开窗 通气道 外开窗 插管 内端 气道 外端 恢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套管本体、内套管、盖体,所述套管本体自内端到外端依次设为外部套管本体、弯曲套管本体、气道套管本体,所述弯曲套管本体设为弧形结构,弯曲套管本体的外弧面上设有外开窗,所述套管本体内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弧面上设有内开窗,所述外部套管本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设为圆锥形开口,所述圆锥形开口处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圆锥形顶头、限位螺母,所述圆锥形顶头与圆锥形开口相配合。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同时能够增加口鼻呼吸的通气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背景技术
在呼吸内科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呼吸道梗阻的情况,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患者的急救手术,气管切开后,通常情况下,连带呼吸机进入人工通气道,当病人病情好转后,需要脱离呼吸机时,对病人应该进行口鼻呼吸训练,现有的气管切开插管是采用的塞盖,不能调节通气道的大小,不能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且堵管后的插管在患者的气道内,会堵塞大部分气道,使口鼻呼吸比正常时候艰难,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插管,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同时能够增加口鼻呼吸的通气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套管本体、内套管、盖体,所述套管本体自内端到外端依次设为外部套管本体、弯曲套管本体、气道套管本体,所述弯曲套管本体设为弧形结构,弯曲套管本体的外弧面上设有外开窗,所述套管本体内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弧面上设有内开窗,所述外部套管本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设为圆锥形开口,所述圆锥形开口处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圆锥形顶头、限位螺母,所述圆锥形顶头与圆锥形开口相配合,所述连接头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内套管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卡条,卡条可装配到卡槽内,卡条的长度等于圆锥形开口的高度,卡条内表面露出卡槽一部分。
进一步,所述气道套管本体外设有气囊,气囊上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可与充放气泵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螺母设在圆锥形顶头的外面,圆锥形顶头的外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支撑杆与限位螺母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卡条与卡槽阻尼配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圆锥形开口高度大于圆锥形顶头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同时能够增加口鼻呼吸的通气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口鼻呼吸锻炼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气道套管本体,2弯曲套管本体,21外开窗,3外部套管本体,31连接管,32圆锥形开口,4内套管,41内开窗,42卡条,5圆锥形顶头,51连接杆,6限位螺母,6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四新,未经宋四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亮度可调节的光棒
- 下一篇:一种基于气管套管的拔管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