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316.1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牟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景域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A01G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园林 水循环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水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园林景观水体作为城市用水资源的一部分也日渐受到更大的关注。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535834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多个集水槽、连接在所述多个集水槽输出端的一个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置一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多个喷头。
采用现有上述的园林水循环系统对园林植被进行灌溉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要使得植被得到均匀的灌溉需要设置众多的管道以及喷头;安装繁琐、维护成本高;且为了所有喷头都能够有足够的水压,水泵所产生的能耗较高。
中国专利CN206165359U公布了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中央水池和植被种植地块,所述植被种植地块呈环形并包围中央水池设置,所述植被种植地块朝向中央水池具有平滑向下的坡度;所述植被种植地块从高处到低处设有螺旋形的灌溉通道,灌溉通道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中央水池设有连接至灌溉通道高端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灌溉通道的低端与中央水池连接。
但是上述水循环利用系统缺少水的过滤环节,由于植被种植地块的水在流向中央水池的过程中难免会将植被的叶子、树枝等杂物带入中央水池,或者将污泥也一起带入中央水池,这样就会容易导致引水管的堵塞或造成水泵的损坏,影响水循环利用系统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系统能够原位进行水的过滤净化,并且可以将沉淀物与污泥排出,提高了水的循环流畅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中央水池和植被种植区,所述植被种植区呈环形并包围中央水池设置,所述植被种植区朝向中央水池具有平滑向下的坡度,所述植被种植区从高处到低处设有螺旋形的灌溉通道,灌溉通道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中央水池设有连接至灌溉通道高端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灌溉通道的低端与中央水池连接;
所述中央水池上方设有水平方向设置的一级过滤网,在一级过滤网下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上半部分为平整表面,导流板的下半部分开设有导流孔,在导流板下方设有垂直设置的二级过滤网,导流板上半部分与二级过滤网之间构成清水区,导流板下半部分与二级过滤网之间构成污泥区,所述引水管由清水区引出,所述灌溉通道的低端位于一级过滤网上方。
所述植被种植区包括位于上层的泥土层和位于下层的碎石层。泥土层可用于植被种植,碎石层中具有间隙,可作为雨水以及灌溉用水的过滤,使得回流至中央水池中的水更清澈,泥沙含量大大降低。
所述灌溉通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灌溉通道通过支撑脚与植被种植区之间形成1-5cm间隙。
所述中央水池底部的污泥区连接有排泥管道,排水管道上连接有排泥阀。
所述的清水区连接有原水管,原水管上设有换向阀,换向阀用于水的换向以及切断,当中央水池水量少于设定值时,通过原水管向清水区进水,当中央水池水量多余设定值时,通过原水管从清水区出水。
中央水池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液位开关,液位开关与换向阀连接,液位开关能够检测水位,并控制换向阀的启闭与方向。
所述的二级过滤网位于导流板具有平整表面的上半部分与开设有导流孔的下半部分的分界处,该设置有利于避免污泥进入清水区。
所述的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为20-30°,该倾斜角度的设置有利于使得污泥更快的进入污泥区。
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统设置众多管道以及喷头对植被进行灌溉的方式;在本方案中,中央水池作为植被种植区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作为雨水以及多余灌溉水的回收池,另外兼具景观池的作用;植被种植区为环形,围绕中央水池设置,且朝向中央水池具有平滑向下的坡度,这使得螺旋状的灌溉通道从首端至末端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当中央水池的水被水泵抽至灌溉通道的高端时,可以受重力作用沿着灌溉通道螺旋向下流动;这过程中通过设置于灌溉通道上的渗水孔渗入植被种植地块中,采用渗透法进行灌溉,水分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螺旋状设置的灌溉通道可以对植被种植区进行均匀地灌溉,且相比传统设置喷头的方式,维护起来也较为方便。且本方案灌溉时,只需将水抽至灌溉通道高端即可,无需较大水压,因此水泵所产生的能耗也较低;更加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景域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景域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