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厂运煤栈桥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3820.6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1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惠;胡阳;刘俊毅;刘海明;曲坤;杨光源;毕然;贺琳琳;赵庆明;刘舸航;史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3/04 | 分类号: | B65G63/04;H02B1/24;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9 | 代理人: | 霍光旭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厂 栈桥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栈桥布置结构,尤其是一种发电厂运煤栈桥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发电厂运煤栈桥的长度在100m~300m之间,连接煤场(受煤斗)与碎煤机室,碎煤机室与主厂房运煤转运站;而运煤栈桥照明电源一般引自碎煤机室照明配电箱,在照明配电箱上集中控制,在煤场及主厂房运煤转运站人员无法控制照明灯开、关;为方便煤场及主厂房运煤转运站人员控制,要在煤场及主厂房运煤转运站分别安装双控单极开关;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接线复杂,维护、检修不便;2、照明供电回路中需要增加2根电线;3、电压损失是一般单控接线方式的一倍,采用铜芯2.5mm2电线时,供电距离不能超过100m,采用铜芯4mm2电线时,供电距离不能超过150m。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发电厂运煤栈桥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电厂运煤栈桥布置结构,包括煤场、碎煤机室、主厂房运煤转运站,以及位于所述碎煤机室内的照明配电箱,其中在所述照明配电箱的供电回路上设有单极交流接触器,在所述照明配电箱、煤场和主厂房运煤转运站上均设有双控单极开关,所述双控单极开关与单极交流接触器通过一根控制电缆连接。
进一步改进:设置在照明配电箱上的双控单极开关为第一双控单极开关,设置在煤场与主厂房运煤转运站上的双控单极开关为第二双控单极开关。
进一步改进:所述碎煤机室包括碎煤机一层和碎煤机三层,回路从煤场引出后先进入碎煤机三层,然后再进入碎煤机一层,最后在进入主厂房运煤转运站。
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配电箱位于碎煤机三层,所述照明配电箱位于碎煤机三层的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接线简单,维护、检修方便;2、方便运行人员操作;3、减少电压损失,增长供电距离,采用铜芯2.5mm2电线时,供电距离可达200m,采用铜芯4mm2电线时,供电距离可达300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场与碎煤机室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碎煤机室与主厂房运煤转运站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照明集中控制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配电箱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发电厂运煤栈桥布置结构,包括煤场1、碎煤机室、主厂房运煤转运站6,以及位于所述碎煤机室内的照明配电箱5,其中在所述照明配电箱的供电回路上设有单极交流接触器7,在所述照明配电箱5、煤场1和主厂房运煤转运站上均设有双控单极开关2,所述双控单极开关2与单极交流接触器7通过一根控制电缆连接;设置在照明配电箱5上的双控单极开关2为第一双控单极开关21,设置在煤场1与主厂房运煤转运站6 上的双控单极开关2为第二双控单极开关22;所述碎煤机室包括碎煤机一层4和碎煤机三层3,回路从煤场1引出后先进入碎煤机三层3,然后再进入碎煤机一层4,最后在进入主厂房运煤转运站6所述照明配电箱5位于碎煤机三层3,所述照明配电箱5位于碎煤机三层3的回路中。
其工作原理是:当照明配电箱5上的第一双控单极开关21,与主厂房运煤转运站6(煤场1)的第二双控单极开关21同时闭合在上触点或下触点时,照明灯开;第一双控单极开关21和第二双控单极开关22其中一个与上触点闭合另一个与下触点闭合时,照明灯关,从而实现两地控制照明灯的开、关,方便运行人员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3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管机的自动装框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扒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