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打击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9965.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1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4 | 分类号: | C21B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炉料 流落 打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打击棒。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测量料流落点和宽度对高炉操作来说意义重大。高炉煤气流分布受装料制度影响很大,合适的装料制度对高炉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每次休风是需要测量料流落点和宽度,从而验证现有装料制度条件下,炉料是否能够布在合理的位置。
但是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测量料流落点和宽度的设备,再加上高炉休风后煤气值非常高,工人无法进入高炉中进行直接测量,限制了测量料流落点的测量,影响了高炉顺利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打击棒,能够深入高炉内来测定某一角度布料时的料流落点和宽度,从而准确判断装料制度是否合适。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打击棒,包括棒体和固定装置,棒体的外壁上涂覆有涂料;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支撑柱体、连接螺栓;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开有连接通孔和法兰通孔,连接通孔位于法兰通孔的外侧,连接螺栓安装在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的连接通孔内;支撑柱体设置在第二法兰盘的外侧,支撑柱体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与法兰通孔相连通;棒体套装在法兰通孔和轴向通孔内。
进一步:棒体采用钢管,长度为300cm,直径为10cm。
进一步:轴向通孔的内径大于法兰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棒体连接在第一法兰盘的法兰通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能够深入高炉内来测定某一角度布料时的料流落点和宽度,从而准确判断装料制度是否合适。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简便,测量方法简单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测量高炉溜槽布料过程中料流落点和宽度,对高炉操作者调整装料制度有重要意义,已经在历次休风过程中试用,效果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打击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打击棒的结构示意图。
测量高炉料流落点的打击棒的结构包括:棒体1和固定装置2,棒体1套装在固定装置2上,棒体1的外壁上涂覆有涂料(油漆),涂料具有一定的厚度。
棒体1采用钢管,长度为300cm,直径为10cm。
固定装置2的结构包括:第一法兰盘21、第二法兰盘22、支撑柱体23、连接螺栓24;第一法兰盘21和第二法兰盘22开有连接通孔和法兰通孔,多个连接通孔位于法兰通孔外侧,连接螺栓24安装在第一法兰盘21、第二法兰盘22的连接通孔内;棒体1套装在第一法兰盘21、第二法兰盘22的法兰通孔内;支撑柱体23设置在第二法兰盘22的外侧,支撑柱体23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与法兰通孔相连通,棒体1穿过轴向通孔,轴向通孔的内径大于法兰通孔的内径。
棒体1伸入轴向通孔和法兰通孔后,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伸入长度,以测量不同位置的料流落点和宽度。当然,也可以将棒体1焊接在第一法兰盘21的法兰通孔上,采用定尺度测量料流落点和宽度。
安装时,先将支撑柱体23固定在炉膛外壁上,将棒体1伸入第一法兰盘21的法兰通孔;然后将棒体1伸入第二法兰盘22的法兰通孔,并伸入炉膛;将第一法兰盘21、第二法兰盘22通过连接螺栓24连接,调整棒体1伸入炉膛的长度。布完料以后,取出棒体1,棒体1的涂料上经过击打后会留下大量斑点,根据斑点到第一法兰盘21或者第二法兰盘22的距离和斑点的宽度就可以确定料流落点和宽度。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9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