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地航行船舶海底门的进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8434.X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3/00 | 分类号: | B63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地 航行 船舶 海底 进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地航行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地航行船舶海底门的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冷却海水都是通过船体上开设的海底门进入,然后再通过海底门的进水格栅进入海水箱,通过进水格栅将海水中大的杂物和大的海生物阻挡在海水箱外面。船上系统需要的海水再通过一个滤器从海水箱中提取。对于极地航行的船舶,如果使用进水格栅,容易导致大量的碎冰从海水进口进入海底门,容易引起海底门出口堵塞,从而影响船舶系统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地航行船舶海底门的进水结构,有效减少了碎冰进入海底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地航行船舶海底门的进水结构,包括船体外板,所述船体外板上设有海水箱,所述海水箱与所述船体外板为一体成型件,所述船体外板上与所述海水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格栅型槽孔,所述海水箱通过所述格栅型槽孔与船体外板的外部相通,所述海水箱上远离所述格栅型槽孔的一端设有海水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外板上设有第一进水区域和第二进水区域,所述第一进水区域和所述第二进水区域沿所述船体外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进水区域与所述第二进水区域均设有所述格栅型槽孔。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外板靠近所述海水箱的一侧设有若干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区域和所述第二进水区域。
作为优选,还包括进水调节板,所述进水调节板位于所述船体外板设有所述格栅型槽孔的位置,所述进水调节板与所述船体外板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海水管,所述海水管通过所述海水出口与所述海水箱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海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海水管上还设有第二阀门和海水过滤器,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海水过滤器靠近所述海水箱的一侧,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海水过滤器远离所述海水箱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
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船体外板上直接设置格栅型槽孔,使得海水在通过格栅型槽孔进入海水箱时,不仅能够保证杂物以及大型海洋生物不会进入海底门,同时能有效避免碎冰进入海底门。实现了取消海水总管,简化管路布置的目的,同时优化了机舱布置,减少船舶的空船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海底门的进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未显示进水调节板);
图中:
1、船体外板;101、加强筋结构;
2、海水箱;
3、格栅型槽孔;
4、第一进水区域;
5、第二进水区域;
6、海水管;601、第一阀门;602、第二阀门;603、海水过滤器;
7、进水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极地航行船舶海底门的进水结构,包括船体外板1,船体外板1上设有海水箱2,海水箱2与船体外板1为一体成型件,船体外板1上与海水箱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格栅型槽孔3,海水箱2通过格栅型槽孔3与船体外板1的外部相通,海水箱2上远离格栅型槽孔3的一端设有海水出口。
具体地,格栅型槽孔3为长圆孔,海水通过设置在船体外板1上的格栅型槽孔3进入海水箱2,格栅型槽孔3将大杂物及大型海洋生物阻挡在外,海水中夹杂的碎冰大部分被格栅型槽孔3阻挡无法进入海水箱2。格栅型槽孔3直接开设在船体外板1上,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海水先经过海底门然后再通过进水格栅容易导致海底门出口的堵塞,本实施例提供的海底门的进水结构不会造成进水时的堵塞。需要向船舶各类系统时,打开海水箱2上的海水出口向外供应海水。
于本实施例中,船体外板1上设有第一进水区域4和第二进水区域5,第一进水区域4和第二进水区域5沿船体外板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进水区域4与第二进水区域5均设有格栅型槽孔3。
具体地,第一进水区域4和第二进水区域5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船舶航行时,由于水深的不同,海水的特性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比如泥沙含量、温度的变化。因此为了获得最合适特性的海水,可选择不同水深位置的海水进入海水箱2,也即选择通过第一进水区域4或者第二进水区域5向海水箱2进水。
于本实施例中,船体外板1靠近海水箱2的一侧设有若干加强筋结构101,加强筋结构101位于第一进水区域4和第二进水区域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8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排水的观光游艇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上层建筑翼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