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道树树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760.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良;陈小龙;史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天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29/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道树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行道树树池盖板。
背景技术
为加强市政道路建设,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美化城市道路的必要条件。现有的市政、道路工程的绿化施工中,行道树栽种以后在树池顶部周边砌筑一个台或边或者在树池顶部留一个坑,然后在种植土之上放置一些砂子或石子,或者在树池顶覆盖格栅板,这样会导致存在不容易清扫,造成卫生死角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道树树池盖板,以避免造成卫生死角,便于树池的清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行道树树池盖板,包括两防护板,两所述防护板相对侧开设有相配合的半圆形开口,两所述防护板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引水孔,所述引水孔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接有两端封闭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呈圆弧状设置,且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引流管一端固定于防护板下端面,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引水孔设置有与引水孔相配合的格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板开设引水孔,且引水孔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连接有一个圆弧状的出水管,出水管开设有多个出水孔,防护板盖于种植行道树树池的种植土表面,两半圆形开口形成的圆形正好与行道树相配合,出水管埋设于种植土内,且两弧状的出水管分别位于行道树两侧,雨水或空气可以从引水孔进入,经引流管后进入出水管,再从出水孔流入种植土中,从而保证行道树根部的透水透气性;同时防护板的设置方便了树池的清扫,在引水孔设置格栅板,可以防止杂物进入,从而避免了杂物堵塞出水孔而影响透水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与引水孔相连通的引水槽,所述引水槽深度朝远离引水孔方向逐渐变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与引水孔相连通的引水槽,可以使得引水孔更好的收集雨水,又设置引水槽的深度朝远离引水孔方向逐渐变浅,使得引水槽内的水更好的导入到引水孔中,避免引水槽中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孔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格栅板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格栅板下方的引水孔中还安装过滤板,从而过滤一些较为细小的杂物,进一步避免杂物堵塞出水孔而影响透水透气性能,且当杂物过多时可将过滤板拆卸下来,便于过滤板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设置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出水管中进入土壤,会使得土壤在内部堵塞出水孔,故在出水孔上设置防护网,以避免土壤通过出水孔进入出水管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出水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出水孔有高有低,当雨水进来后大多雨水都从低处的出水孔流出,导致出水不均,现将多个出水孔设置在出水管的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得当雨水达到出水孔高度后一同流出,保证了出水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护板下端面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板下端面设置多个支撑柱,使得防护板与树池内的种植土隔开,有利于空气进入到行道树的根部,有利于行道树的成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圆形开口设置有内部防护板,所述内部防护板呈圆弧形设置,并且内部防护板有多种规格,内部的内部防护板的外径与相邻的外部的内部防护板的内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道树的树径大小不一,半圆形开口并不能满足所有行道树的树径大小,故在半圆形开口设置呈圆弧形设置的内部防护板,且内部防护板有多种规格,根据行道树的树径大小设置若干内部防护板,内部的内部防护板的外径与相邻的外部的内部防护板的内径相等,从而与行道树的树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部防护板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内部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部防护板下端面设置多个内部支撑柱,使得内部防护板与树池内的种植土隔开,有利于空气进入到行道树的根部,有利于行道树的成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由透水混凝土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护板由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使得防护板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性,更好的保证了行道树根部的透水透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天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天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