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程器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5982.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原;王建平;李杰群;王怀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程器 发动机 曲轴 振动 特性 研究 实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特性研究实验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器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曲轴作为发动机主要的运动部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动机乃至整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曲轴上作用有大小、方向周期性变化的切向和法向作用力,但由于曲轴较长,扭转刚度较小,且曲轴系的转动惯量较大,故曲轴扭振频率较低,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容易产生共振,从而引起较大噪声、加剧其它零件的磨损,甚至导致曲轴折断。因此,对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实验非常有必要。然而,现在的实验平台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不能很好地控制发动机曲轴的旋转运动,且实验的发动机曲轴容易发生磨损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为后期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和曲轴改造优化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增程器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实验平台,通过联轴器、驱动装置和定心夹紧装置,解决了实验中对发动机曲轴本体的旋转运动调节控制、运动磨损量大、使用寿命短和试验数据的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具有为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和曲轴改造优化提供参考,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实验成本低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程器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实验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发动机壳体,所述发动机壳体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与轴承座相配合,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壳体上,所述U型槽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发动机曲轴本体,所述发动机曲轴本体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发动机曲轴本体与所述联轴器之间还设置有定心夹紧装置,所述定心夹紧装置包括调节套、压环和多个钢球,所述调节套与所述联轴器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套前端与所述联轴器形成一型槽,所述压环嵌设在所述型槽内,多个所述钢球设置在所述压环上,且所述钢球与所述发动机曲轴本体表面相接触。
上述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电动机前端盖、电动机轴承和电动机轴,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电动机前端盖设置在所述电动机一侧端面上,所述电动机轴承设置在所述电动机前端盖中心处,所述电动机轴一端穿过所述电动机轴承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接。
上述装置中,所述电动机轴一端设置有多个键槽,多个所述键槽内设置有锁紧键,所述锁紧键与所述联轴器相配合锁紧;所述发动机曲轴本体与所述U型槽、轴承座之间分别设置有轴瓦;所述联轴器采用膜片式联轴器;所述轴瓦表面设置有渗氮层,所述渗氮层厚度为3~5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联轴器将驱动装置与发动机曲轴本体连接在一起,控制驱动装置实现了实验中对发动机曲轴本体的旋转运动调节,达到对发动机曲轴本体振动特性参数的实验测取,为发动机曲轴振动特性研究和曲轴改造优化提供参考;通过定心夹紧装置实现了发动机曲轴本体和联轴器两者的定心夹紧,减少运动磨损,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实验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定心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发动机壳体、3U型槽、4轴承座、5螺栓、6发动机曲轴本体、7联轴器、8驱动装置、81电动机、82电动机前端盖、83电动机轴承、84电动机轴、9定心夹紧装置、91调节套、92压环、93钢球、10型槽、11键槽、12锁紧键、13轴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5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振动实时跟踪记录系统
- 下一篇:振动试验夹具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