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干烘干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5343.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胡婆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李蕊 |
地址: | 636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筒 接水盘 筒体 豆干 本实用新型 承重 电源线 烘干筒 筒体外表面 通风口 烘干装置 活动安装 活动连接 筒体内部 加热管 上表面 拨口 烘干 挥发 拉环 热管 纱网 小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干烘干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筒体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筒口,所述加热筒口内部活动安装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筒小孔,且加热筒底部固定连接有纱网,所述加热筒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筒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筒体活动连接,且接水盘一端固定安装有接水盘拨口,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线和承重垫,所述承重垫固定安装在电源线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加热筒、接水盘和通风口,提高了豆干烘干装置的烘干速度,加快水分的挥发,其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储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豆干烘干筒。
背景技术
豆干是豆腐干的简称,汉族传统豆制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是中国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豆腐干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豆腐干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被誉为素火腿。因其食用方便,味道鲜美,口感独特,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了加快豆干的制作,人们在豆干的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多调整,在其工艺流程中需要对豆干进行烘干操作,豆干烘干装置应运而生。
但是目前的豆干烘干装置存在以下缺陷,没有设置多组加热筒,烘干速度太慢,没有设置加热筒小孔和排风扇,水分不好排出,这些缺陷严重限制了豆干烘干筒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豆干烘干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干烘干筒,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豆干烘干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筒体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筒口,所述加热筒口内部活动安装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筒小孔,且加热筒底部固定连接有纱网,所述加热筒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筒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筒体活动连接,且接水盘一端固定安装有接水盘拨口,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线和承重垫,所述承重垫固定安装在电源线一侧,所述电源线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头和筒体通过电源线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加热筒的组数为十组,每组的个数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的长度范围为一至二米,且其为铜线。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数量至少为四组,每组的个数为两个,且其材质为镍铬丝。
优选的,所述筒体和接水盘均为不锈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豆干烘干筒通过设置加热筒,加热筒的组数为十组,每组的个数为两个,加热筒活动安装在筒体内部,多组加热筒的设置,可以增大一次烘干豆干的量,提高豆干烘干筒的烘干效率,同时加热筒外表面设置了加热筒小孔,由于豆干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水分,部分蒸发经通风口排到烘干筒外,另一部分以水珠的形式留在筒内,加热筒小孔的设置可以加快水分蒸发,还便于水珠的低落,避免水分残留烘干不完全,通过设置接水盘,接水盘活动安装在筒体内部,可以接收豆干烘干过程中的水珠,方便后期处理过程,通过设置通风口,通风口固定安装在筒体外表面,可以加快筒体内豆干的水分挥发速度,从而提高豆干的烘干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加热筒、接水盘和通风口,提高了豆干烘干装置的烘干速度,加快水分的挥发,其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豆干烘干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豆干烘干筒的加热筒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胡婆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胡婆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5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