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核辐射探测的探测器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4432.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卢杰;李冰;徐强;杨平;罗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漫传感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31280 | 代理人: | 乐卫国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辐射 探测 探测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核辐射探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些主机与探测器可分离或者可以外接探测器的核辐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核辐射探测是探测器通过内置的或者外置的探测器测量监测点的核辐射信号的技术。在核辐射监测中,核辐射监测仪所采用的探测器与主机相连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案:1、探测器固定安装于主机内,不可取出使用,校准和维修不方便;2、探测器通过外部连接线与主机相连,该方式扩展了探测器移动使用功能,但有线影响整体美观和携带方便性;3、主机内置探测器的同时,通过增加外部接口连接外部探测器拓展探测器移动使用的功能;以上三种方案均存在内置探测器维修不方便或外接探测器有连线影响整体美观的问题。
现有的方案是内置的探测器不能够灵活取出使用,必须外接其它探测器拓展移动使用功能,且需有线连接,现有的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不能充分利用探测器,特别是内置的且不可取出使用的探测器,由于受主机机械特性的限制,使用的方式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2、探测器与主机的一体化程度有待于提高,不利于仪器的外观设计的美观。3、内置与外置为两个不同的探测器,仪器成本将会提高。4、需要单独携带外置探测器,增加使用人员携带设备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核辐射探测的探测器连接结构,提高探测器的利用率,使用方便,节约仪器制造成本,使仪器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核辐射探测的探测器连接结构,包括主机,所述的主机在侧面边缘设置有一端具有开口的探测器仓,所述的探测器仓的底部设置有内部接口,一探测器插入所述探测器仓与所述内部接口连接固定,所述的探测器的连接端部设置有插座,连接时所述的插座与所述内部接口连接并锁住,所述的探测器外端还设置有拉手装置。
探测器与探测器仓的配合严密,使探测器不会晃动,用于探测器与探测器仓内部接口连接的精确定位。探测器从主机上插拔方便,拔探测器时,只需要用手指拉住探测器外部的拉手装置拉出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探测器的外端位于拉手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定位标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机上位于所述探测器仓的下方也设置有第二定位标记,所述的第二定位标记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定位标记对应,插人探测器时,只需将探测器按照正确的方向插入探测器仓,然后通过探测器上的拉手装置调整探测器的位置对准定位标记,最后推入至探测器4完全进入探测器仓2即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核辐射探测的探测器连接结构,包括主机,所述的主机在背面设置有探测器仓,所述的探测器仓的左端底部设置有内部接口,一探测器装入所述探测器仓与所述内部接口连接固定,所述的探测器左端的连接端部设置有插座,连接时所述的插座与所述内部接口连接并锁住,所述的探测器的右端设置有第三定位标记,所述的探测器仓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定位标记位置对应的第四定位标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探测器仓类似电池仓,探测器在装入时只需调整位置对准定位标记,然后直接插入即可,装入和取出都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核辐射探测的探测器连接结构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对探测器连接结构的优化改造,提高了探测器的便携性,使用更加便利,而且更加美观,另外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2.探测器仓,3.内部接口,4.探测器,5.插座,6.拉手装置,7.第一定位标记,8.第二定位标记,9.第三定位标记,10.第四定位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漫传感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漫传感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4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干燥塔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