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耳压痕机构及锂电池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2981.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地址: | 214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痕 机构 锂电池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耳压痕机构及锂电池卷绕机,属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和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达165WH/kg,是氢镍电池的3倍)、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性能,因此受到很多动力设备厂商的使用。
目前锂电池市场质量和规格大小都参差不齐,如何针对市场需求且提高电芯的卷绕质量,是很多锂电池厂家一直在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全极耳锂电芯对于电池充放电所减少的时间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比叠片电池效果都要好,但全极耳电芯在卷绕过程中,极耳也是要被卷绕的,这样有可能造成极耳的强度不够和发生弯折的现象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极耳压痕机构,通过在极耳上压出压痕,增加极耳的强度,防止极耳在卷绕过程中产生弯折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机,在极片的极耳上压出压痕,以增加极耳的强度,使得极耳跟随极片能够正常卷绕。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压痕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转动安装料卷轴,料卷轴上安装极片料卷;其特征是: 在所述极片料卷的放料方向一侧转动安装过辊,过辊的辊面包括与极片接触的第一辊面和与极耳接触的第二辊面,第二辊面采用橡胶辊面;
在所述过辊的一侧设置压辊,压辊的辊面上具有压痕凸纹;所述压辊设置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装置驱动压辊相对过辊移动,使压辊的辊面能够与过辊的第二辊面贴合并保持相对转动,在极耳上压出压痕。
进一步的,所述压辊辊面上的压痕凸纹为直线形凸纹、齿状凸纹或多面形点状凸纹。
进一步的,所述过辊的两端为第二辊面,中间部分为第一辊面。
进一步的,所述过辊的一端为第二辊面,其余部分为第一辊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两个,两个驱动装置输出端的压辊分别与过辊两端的第二辊面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过辊和压辊由第一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同步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至压辊,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能够固定的滑动件连接至过辊,该滑动件套设在过辊的安装轴上,使压辊能够沿过辊的轴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托板上,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面为碳纤维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机,包括上述的极耳压痕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极耳上压出压痕,以增强极耳强度,防止极耳打折;
(2)本实用新型所述极耳压痕机构的结构结单,易于普及;
(3)本实用新型还所述锂电池卷绕机能够在极片的极耳上压出压痕,以增加极耳的强度,使得极耳跟随极片能够正常卷绕,避免极耳发生弯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极耳压痕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3为所术压辊的辊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01、极片料卷102、过辊103、支架板201、线轨202、第一连接件203、托板204、气缸205、第二连接件206、压辊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坐标均采用:以图1垂直纸面向内的方向为前,反之为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极耳压痕机构包括机架101,机架101上安装着料卷轴、过辊103和支架板201,料卷轴和过辊103均转动安装在机架101上,支架板201固定在机架101上,料卷轴上安装极片料卷102,过辊103的辊面有两种材质,前端大半部分是碳纤维材质,后端小部分是橡胶材质。支架板201上安装了一组线轨202,线轨202上通过滑块滑动配合托板204,托板204和第一连接件203的右端相连呈直角状,第一连接件203的左端通过一个可固定的滑动件穿在过辊103的安装轴上,气缸205的缸体固定在托板204上,气缸205的伸出杆连的是第二连接件206,第二连接件206中安装的是压辊207,压辊207的辊面具有齿状凸纹、多面形点状凸纹、直线形凸纹或圆形凸纹,可压在过辊103上的橡胶辊面上,橡胶辊面塑性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2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蓄电池
- 下一篇:电极连接片及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