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行式脚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738.2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东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38;B62L3/02;B62K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行式 脚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车领域,给脚踏车增加一些新的设计元素,提升脚踏车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让人们的短距离出行更加省时、省心,为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一项新的选择。
背景技术
脚踏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出行方式,其优势包括:(1)节能、环保、零排放,很符合政府倡导的绿色出行的理念;(2)适合短途出行,可以有效地减肥,能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增强机体抵抗能力;(3)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与慢跑比起来所耗热量相当,但对身体的体能消耗较少,身体能得到适当的锻炼与放松,能有效提高专注力,工作起来事半功倍。
但是脚踏车自身的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三方面缺点使人们在享受脚踏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得不忍受它所带来的烦恼:(1)两只轮子前后排列,导致其体积较大,停车时过度占用停车位资源;(2)车身相对较重,一方面使骑行者更加费力,另一方面遇到需要搬运车辆的路况,搬运时难度较大;(3)坐着骑行,腿总是呈弯曲状态容易疲劳而且不利于使力,给人造成一种有力使不上的无奈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脚踏车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提升其便利性和舒适性,本实用新型采用3点措施改善上述缺点:(1)将两只轮子并列地安装于一根轴上,轴上安装两组小轴承组和两组大轴承组,当踩动脚踏时,轴转动通过固定在轴上的圆盘带动大轴承组转动进而带动轮子转动。可以省掉起支撑作用的支架、座椅和起传输动力作用的链条,使车身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度减小。(2)在小轴承组外圈上固定两根支杆用于支撑把手,当骑行者站立在脚踏上时扶着把手可以起到平衡重心的作用,支杆可伸缩可以根据骑行者的身高调整高度。(3)用两根横杆将一条安全带和把手连接成一个整体,将安全带系在骑行者身上,可以固定把手的位置,降低把手的操控难度,提升骑行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截面图,图2是转动轴装置截面图,图3是支杆、把手和安全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轴(1)是实心结构,当踩动脚踏时轴转动起来带动轮子转动起来。小轴承组 (2)套在轴上,确保轴能够转动。大轴承组(3)套在小轴承组外圈上,当轴转动时通过圆盘的连接大轴承组可以和轴一起转动。圆盘(4)固定在轴上并和两组大轴承组外圈连接在一起,当轴转动时带动大轴承组外圈一起转动。轮子(5)固定在大轴承组外圈上,当轴带动大轴承组转动时,轮子会跟着一起转动。脚踏(6)固定在轴上,用于让骑行者踩踏、站立。刹车盘(7)固定在左端小轴承组外圈上,起减速刹车的作用。刹车把手(8)固定在把手左端,按动刹车把手起到减速刹车的作用。把手(9)通过支杆和小轴承组外圈连接在一起,起到平衡骑行者重心和调整骑行方向的作用。支杆(10)固定在小轴承组外圈上,起支撑把手的作用。横杆(11)固定在把手两端,将把手和安全带连接在一起。安全带(12)固定在横杆两端,当骑行者将安全带系在身上时可以起到固定把手位置的作用。铃铛(13)固定在把手右端,用于提醒路人注意避让。
图2中,轴(1)是实心结构,当踩动脚踏时轴转动起来带动轮子转动起来。小轴承组(2) 套在轴上,确保轴能够转动。大轴承组(3)套在小轴承组外圈上,当轴转动时通过圆盘的连接大轴承组可以和轴一起转动。圆盘(4)固定在轴上并和两组大轴承组外圈连接在一起,当轴转动时带动大轴承组外圈一起转动。轮子(5)固定在大轴承组上,当轴带动大轴承组转动时,轮子会跟着一起转动。脚踏(6)固定在轴上,用于让骑行者踩踏、站立。刹车盘(7) 固定在左端小轴承组外圈上,起减速刹车的作用。
图3中,支杆(1)固定在小轴承组外圈上,起支撑把手的作用。把手(2)通过支杆和小轴承组外圈连接在一起,起到平衡骑行者重心和调整骑行方向的作用。横杆(3)固定在把手两端,将把手和安全带连接在一起。安全带(4)固定在横杆两端,当骑行者将安全带系在身上时可以起到固定把手位置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东,未经王海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双刹车结构的儿童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两轮车摇篮式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