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0497.2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霓琳;黄炳强;欧延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众城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利宇宁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智能 淋雨 实验 水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淋雨试验系统中,喷水的位置大都是固定的,这样难以对车辆中需要重点测试的位置进行针对性的试验,并且对于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难以做到针对性的淋雨测试,淋雨试验效果较差;在轨道交通车辆的淋雨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淋雨用水,然而目前的淋雨系统并未对该淋雨用水进行及时的回收,使得水资源大量浪费。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对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进行针对性淋雨测试以及淋雨时能够对用水进行回收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进行针对性淋雨测试以及淋雨时能够对用水进行回收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包括有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左侧、右侧和/或上方的喷淋架,还包括有驱动喷淋架横向、纵向和/或竖向移动的调位机构;喷淋架上设置有喷枪,喷淋架的下方设置有与喷枪相连通的地下储水模块。
优选的,轨道交通车辆左、右两侧的喷淋架对应的调位机构包括有四个角均为铰链的菱形支架,菱形支架中沿其对角线上穿设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菱形支架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菱形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喷淋架与菱形支架相连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优选的,轨道交通车辆上方的喷淋架对应的调位机构通过竖向设置的液压缸驱动所述喷淋架升降。
优选的,轨道交通车辆上方的喷淋架对应的调位机构通过竖向设置的电机驱动所述喷淋架旋转。
优选的,喷淋架是中空结构,喷淋架内的空间形成水路,喷枪和喷淋架内的水路相连通。
优选的,喷枪连接有主水箱和水泵,喷枪内设置有检测喷水压力和流量的感应器,感应器控制水泵的输出量,主水箱连通地下储水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有控制水泵运行时间的控制器。
优选的,喷淋架上设置有能够改变喷枪喷水角度的摆转机构。
优选的,轨道交通车辆上方的喷淋架在左右两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侧架,侧架上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喷枪。
优选的,还包括能够包裹喷淋架于内部的挡水罩。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其通过调位机构能够调整喷淋架的位置,同时调整喷枪的位置,使得喷枪能够对应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所处的位置,增强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的实验效果,通用性广泛、实用性强;通过地下储水模块回收淋雨实验中的用水,然后循环到喷枪中继续使用,降低了实验成本,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包括有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左侧、右侧和/或上方的喷淋架1,还包括有驱动喷淋架1横向、纵向和/或竖向移动的调位机构;喷淋架1上设置有喷枪11,喷淋架1的下方设置有与喷枪11相连通的地下储水模块2。
地下储水模块2可以是有上下两个子模块拼接而成,位于上方的子模块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两个子模块通过相向的连接柱相连,两个子模块外围绕有密封层,密封层配合两个子模块能够形成一个仅通过顶部进水孔连通外界的密闭容器。
本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其通过调位机构能够调整喷淋架1的位置,同时调整喷枪11的位置,使得喷枪11能够对应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所处的位置,增强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的实验效果,通用性广泛、实用性强;通过地下储水模块2回收淋雨实验中的用水,然后循环到喷枪11中继续使用,降低了实验成本,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众城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众城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胶杯(LAZZY)
- 下一篇:提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