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喷器手动操作杆旋转圈数记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4231.7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杜书东;刘磊;丁亚南;王立波;孟建生;耿政华;刘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书东 |
主分类号: | G06M1/24 | 分类号: | G06M1/24;G06M1/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喷器 手动 操作 旋转 记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记数器,特别涉及一种防喷器手动操作杆旋转圈数记数器。
背景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井口防喷器安装结束,手动操作杆是安装在防喷器上必须的手动控制封井装置,手动操作杆的作用是:当需要长时间关井时,液压关井后可采用手动锁紧装置将闸板锁定在关闭位置,然后将液控压力油的高压卸掉,以免长期关井蹩漏液控管线而使关井失效;当控制系统装置无油压时,可以用手动锁紧杆旋转到位推动闸板关井;解锁时,必须先使手动锁紧装置解锁到位后,再用液压打开闸板,是钻井防喷器必不可少的部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手动操作杆开关的圈数是人在旋转时自己记数,到底开关了多少圈经常记错,如果记错圈数致使开不到位或关不到位,轻者挂坏防喷器闸板,重者会使手动关井失败,造成井喷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喷器手动操作杆旋转圈数记数器,对防喷器手动操作杆旋转圈数记数器,代替人工的记数,手动操作杆转动一圈,记数轮盘记数一次,更加准确,避免造成误差,保证手动开关井到位的准确性。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手动操作杆、吊环销孔、定位拨轮器、吊环销轴、定位圈,在手动操作杆上套装有吊环销孔、定位拨轮器、吊环销轴和定位圈,定位拨轮器设置在吊环销孔和吊环销轴之间,定位圈设置在吊环销轴的右侧,所述吊环销孔的下部设有销孔,吊环销轴的下部设有销轴,销轴上安装记数轮和指针,销轴穿过吊环销孔上的销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上述记数轮的轮齿为25个,在记数轮上设有数值刻度线,每个轮齿对应一个数值刻度线。
上述定位拨轮器的下部为拨轮杆,拨轮杆的下端在记数轮的轮齿之间。
上述定位圈上设有两个定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防喷器手动操作杆旋转圈数记数器,代替人工的记数,手动操作杆转动一圈,记数轮盘记数一次,更加准确,避免造成误差,保证手动开关井到位的准确性。利用定位圈固定在手动操作杆上控制吊环销轴的位移,定位拨轮器安装在吊环销轴和吊环之间并固定在手动操作杆上,既能实现拨动记数轮又能实现定位,销轴上安装记数轮和指针,在自重的作用下始终下垂自由活动,手动操作杆转动一圈,定位拨轮器拨动记数轮转动一格,记数指针指示的圈数就会将增加或减少的圈数进行记录,从记数轮上读出旋转圈数,实现记数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吊环销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吊环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记数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定位拨轮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动操作杆1、吊环销孔2、定位拨轮器3、吊环销轴4、记数轮5、螺母6、定位圈7、销孔8、销轴9、指针10、拨轮杆11、定位螺母12、数值刻度线13、轮齿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手动操作杆1、吊环销孔2、定位拨轮器3、吊环销轴4、定位圈7,在手动操作杆1上套装有吊环销孔2、定位拨轮器3、吊环销轴4和定位圈7,定位拨轮器3设置在吊环销孔2和吊环销轴4之间,定位圈7设置在吊环销轴4的右侧,所述吊环销孔2的下部设有销孔8,吊环销轴4的下部设有销轴9,销轴9上安装记数轮5和指针10,销轴9穿过吊环销孔2上的销孔8,并通过螺母6固定,代替人工的记数,手动操作杆转动一圈,记数轮盘记数一次,更加准确,避免造成误差。
其中,所述记数轮5的轮齿14为25个,在记数轮5上设有数值刻度线13,每个轮齿14对应一个数值刻度线13,记数指针指示的圈数就会将增加或减少的圈数进行记录,从记数轮上读出旋转圈数,实现记数功能。
另外,所述定位拨轮器3的下部为拨轮杆11,拨轮杆11的下端在记数轮5的轮齿14之间,定位拨轮器的拨轮杆拨动记数轮转动一格,记数指针指示的圈数就会将增加或减少的圈数进行记录。
另外,所述定位圈7上设有两个定位螺母12,通过定位螺母固定在手动操作杆上控制吊环销轴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书东,未经杜书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4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塔自动供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泵站蓄水池的液位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