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池箱远程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775.6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誉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B60L11/18;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箱 压力传感器 远程监控系统 汽车电池箱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控制机箱 前端设备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导线连接器 控制导线 输出电源 服务器 变形 终端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箱远程监控系统,所述汽车电池箱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电池箱前端设备、服务器和显控终端;所述电池箱前端设备包括电池箱外壳、电池箱、控制机箱和导线连接器;所述电池箱的前、右、上、后、左方向的外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五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五压力传感器分别监测所述电池箱外壳的变形情况。并通过所述控制机箱控制导线连接器的打开或关闭,从而控制电池箱的输出电源,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箱远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得到了广泛应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容量一般在几十甚至上百安时,容易因为短路、碰撞、过充等原因发生起火爆炸等故障。要防止动力电池的安全事故,需要从电池材料、结构、工艺等电池内部加强研究,减少本质上的不安全因素,在电池系统集成时候考虑电池组内部设置防震材料,电池模块壳体上设置加强筋,在整车上对电池的安装位置进行布局,减少碰撞时带来的风险。虽然有了以上多种针对安全的考虑和技术安排,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动力电池起火的几率。
在新能源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电池组输出的功率由于短路而增大,从而导致起火。而起火后,之所以会发生安全事故,是因为燃烧的热气会进入乘客舱直接危害人身安全,火焰会引燃车体的其他可燃物,引起财产安全进而引发人身安全事故。所以如何提高电池箱体安全性,减少整车和人员安全损伤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电池箱内的温度过程高一方面增加起火的概率。另一方面,影响了电池组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电池箱远程监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电池箱远程监控系统,所述汽车电池箱远程监控系统包括:
电池箱前端设备、服务器和显控终端;所述电池箱前端设备包括电池箱外壳、电池箱、控制机箱和导线连接器;所述显控终端包括显示器、控制箱和控制键盘;
所述控制机箱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显控终端连接;所述电池箱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外壳内部,并固定在所述电池箱外壳的底部,所述控制机箱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外壳内部的边缘上;所述电池箱的前、右、上、后、左方向的外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五压力传感器;所述导线连接器上还设有电导片;所述电池箱外壳上还设有导通开关,所述导线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外壳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和导通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机箱连接;所述电导片与所述导通开关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五压力传感器分别监测所述电池箱外壳的变形情况,并将所述电池箱外壳的变形情况分别通过所述控制机箱、服务器发送至所述显控终端,所述显控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控制机箱控制所述导通开关,使所述电导片与所述导线连接器断开或连接,从而控制所述电池箱内的电池组的输出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键盘上还设有导通开关按钮,所述导通开关按钮通过所述服务器、控制机箱控制所述导通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箱前端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进风门、进风门开关、出风门、出风门开关、出风筒、抽风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誉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誉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