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力偶合器泄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8809.X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原;郑学勤;王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威能达驱动技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04 | 分类号: | F16H41/04;F16H4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蕾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力偶 合器泄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耦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力偶合器泄油系统。
背景技术
液力偶合器在国内已应用多年,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
当偶合器被应用到动力系统的传递链时,内置于箱体,有液力回路,即进出油系统,带走损耗产生的热量,由于偶合器的转子工作时处于高速旋转中,难以用固定管道收集排油口泄出来的工作油,通常工作油直接从偶合器转子靠离心力和内部压力直接从开在偶合器背轮最大外圆柱面上的泄油塞甩出,直接撞击在箱体顶壁上,由于泄油塞的泄油喷射几乎垂直撞击于箱体顶壁,导致偶合器运转时排油噪音特别大,撞击后的油液四处飞溅,又在反弹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旋转的偶合器转子上,然后又被甩出,如此反复,严重影响整个液力耦合器运转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力偶合器泄油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力偶合器泄油系统,包括同轴设置的背轮、泵轮、涡轮轴、涡轮、泵轮轴和箱体;
上述背轮安装在上述涡轮轴的一端端部,且上述背轮背离涡轮轴的一端开口;
上述涡轮的开口端与上述背轮的开口端密封连接;
上述泵轮设置在上述背轮内,且其开口端靠近上述涡轮设置,上述泵轮的轮毂与上述涡轮的轮毂共同形成一个环形的工作腔,上述工作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
上述泵轮轴与上述泵轮的开口端连接固定;
上述箱体包设在上述背轮、泵轮和涡轮外,上述涡轮轴远离背轮的一端以及上述泵轮轴远离泵轮的一端分别穿过并伸出上述箱体的两端,并分别通过轴承与上述箱体的两端转动连接;
上述泵轮和涡轮的连接处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上述涡轮封闭端对应上述进油口的位置设有与进油口连通的进油部件,上述进油部件外接注油设备;
上述背轮外圆边缘处贯穿设有与上述出油口连通的喷油机构;
上述箱体对应涡轮轴的一端内壁上对应喷油机构的位置凸出环设有导流斜面;
上述喷油机构的喷油方向朝向上述导流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明显减小偶合器运转噪音,由于从喷油构造射出的油液与第一导流面、第二导流面呈夹角设置,油液撞击的程度轻微,大部分油液沿着导流面被及时回收到油底壳,使得运转噪音较小。
2)提高运转稳定性,油液沿导流面回收至油底壳,杜绝了油液悬挂在箱体顶部,然后又在反弹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旋转的偶合器转子上,然后又被转子甩出,直至油液回落到油底壳,该过程中有部分油液反复被转子甩出,然后又被箱壁弹回至转子,导致偶合器运转转速不稳定的状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喷油机构至少设有2个,并呈圆周均匀分布在上述背轮外圆边缘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卸油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进一步,上述喷油机构的喷油方向与上述泵轮轴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β,且β=6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夹角设计合理,利于喷油机构的合理分布。
进一步,上述喷油机构的喷油方向与上述导流斜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γ,且γ=1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夹角设计合理,降低喷油机构喷出的油液与导流斜面的碰撞,确保卸油后油液正确导入箱体底部。
进一步,上述喷油机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贯穿设置在上述背轮外圆边缘处的喷油正压腔、油塞和喷油负压腔,上述喷油正压腔为圆柱形腔体结构,上述油塞内具有喷嘴,上述油塞通过喷嘴分别与上述喷油正压腔和喷油负压腔连通,上述喷嘴的喷油方向朝向上述导流斜面,上述喷油负压腔为设置在背轮外圆边缘处的截面为圆形的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喷油机构结构简单,通过油塞与喷油正压腔和喷油负压腔的连通配合,使得油液能有效的由该喷油机构形成高压油柱并喷射在导流斜面上,避免因压力不足滴落的状况发生。
进一步,上述喷油正压腔、油塞和喷油负压腔同轴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喷油负压腔喷出的油液不会粘附在背轮外圆处。
进一步,上述进油部件内具有进油通道,上述进油通道一端与上述进油口连通,另一端外接注油设备。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进油部件外接注油设备,保证整个耦合器的顺畅供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力偶合器卸油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威能达驱动技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威能达驱动技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8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驱动的前轮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工程塑料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