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板标高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8278.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况中华;李鑫奎;周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标高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标高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板立模标高调节主要是在模板上安置千斤顶,通过人工调节千斤顶伸缩进行模板标高的调整。首先需要测量员利用全站仪等设备测量调节前的模板标高,再计算模板需要调节的高度,告知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凭借经验或用直尺来确定千斤顶顶升高度。这种调节方法的精度取决于操作人员的熟练度,随意性太大,调节精度低;并且在调节过程中模板体系内部构件可能发生变形,从而会发生千斤顶的顶升达到了预计高度而模板却未达到预计标高的情况,此时往往需要测量员反复测量确认及操作人员反复调整才能达到预计标高,此方法调节效率极低;易造成立模标高误差大,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成型后的标高、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标高调节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模板标高调节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板标高调节装置,包括:
计算控制系统;
固定于模板上的千斤顶,用于顶升或下降所述模板;
安装于千斤顶上的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千斤顶的顶升、下降高度值;
分别与所述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控制系统连接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B;
全站仪,用于自动采集模板的各个测量位置的实际标高测量值;
分别与所述全站仪和计算控制系统连接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A;
与所述计算控制系统连接的电控箱,与所述电控箱连接的油泵,所述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通过进出油管连接;
安装于所述进出油管上自动阀门,所述自动阀门与电控箱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全站仪包括RS232串口,所述全站仪通过所述RS232串口与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A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模板为挂篮模板,所述千斤顶固定于挂篮模板吊带顶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模板为支架模板,所述千斤顶固定于支架模板底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计算控制系统与电控箱通过通讯线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千斤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油泵同时连接多个千斤顶。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电控箱通过通讯线分别与所述油泵和自动阀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模板的各个测量位置为所述模板的各个端头。
进一步的,在上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中,所述模板标高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模板的各个端头的反光片或棱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全站仪、位移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智能液压系统,较现有的模板标高调节方案提高了模板标高调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消除模板体系内部变形的影响,能够实现模板标高的高精度的自动调整;提高模板调节精度,减少人员高空作业,大幅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了模板标高调节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板标高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是全站仪;2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A;3是计算控制系统;4是电控箱;5是油泵;6是自动阀门;7是进出油管;8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B;9是千斤顶;10是位移传感器;11是通讯线;12是无线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板标高调节装置,包括全站仪、位移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智能液压系统,智能液压系统包括:计算控制系统、电控箱、油泵、自动阀门、进出油管、千斤顶,在此,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能够自组局域网络,与外部设备有线或无线连接实现自动采集和传输数据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标高调节装置一实施例中包括:
固定于模板上的千斤顶9,用于顶升或下降所述模板;
安装于千斤顶上的位移传感器10,用于测量千斤顶9的顶升、下降高度值,并将所述千斤顶9的顶升、下降高度值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B8发送至计算控制系统3;
分别与所述位移传感器10和计算控制系统3连接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B8;
全站仪1,用于自动采集模板的各个测量位置的实际标高测量值,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A2将数据传输至智能液压系统中的计算控制系统3;在此,全站仪1可具备自动目标识别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8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水沟(5)
- 下一篇:空调室内机两气管道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