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2000T自动机械压力机万向节反挤导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5518.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3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宋银生;冯美红;张骏;孙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0 | 分类号: | B21C23/20;B21C29/04;B21C35/02;B21C2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董娟,戴薇 |
地址: | 224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2000 自动 机械 压力机 万向节 导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挤导向结构,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2000T自动机械压力及万向节反挤压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万向节导向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现状和问题:(1)普通手动万向节生产线,可同时实现导向和喷淋冷却,但由于设备自身精度不高,产品的同轴度只能达到0.8-1.2,后续通过机加工来达到客户要求。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产品粘在冲头上的现象,这种工艺的缺点是: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成本高、生产工序长、生产效率低。
(2)2000T自动生产线,此设备由于自身导向精度高,在设备使用初期生产的万向节同轴度可做到0.5以内,但在设备使用一年后,由于导向的磨损,万向节同轴度会达到1.0左右。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产品粘在冲头上和跳料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2000T自动机械压力机的反挤导向、喷淋和卸料三重作用的适用于2000T自动机械压力机万向节反挤导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2000T自动机械压力机万向节反挤导向结构,包括上冲头喷淋冷却导向装置和凹模下喷淋冷却导向装置,
所述上冲头喷淋冷却导向装置包括上模体和卸料圈,所述上模体和所述卸料圈通过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模体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卸料圈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模体设有冲头,所述冲头穿过所述卸料圈并突出于所述卸料圈,所述卸料圈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的第一阻尼孔,所述冲头包括导向部和挤压部,
所述凹模下喷淋冷却导向装置包括相连接的下模体和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下模体的上方,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冲头的导向部相配合,所述导向套上设有贯通的第二阻尼孔,所述下模体设有与所述冲头的挤压部相配合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上部为与导向部相配合的导向区,所述腔体的下部为与挤压部相配的挤压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体和所述导向套通过所述定位键连接,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尼孔贯穿所述卸料圈的内侧部和外侧部,用于对所述冲头进行喷淋冷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阻尼孔贯穿所述导向套的外侧部和内底部,用于对所述腔体内进行喷淋冷却。
上冲头喷淋冷却导向装置技术方案是:采用分体式结构,节约制造成本的周期,损坏后易更换或制造。冲头设计成与凹模导向套部分沿形导向,保证有效的导向达到15mm以上,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同轴度要求。卸料圈上同时设计有合理数量的阻尼孔,当设备回程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拉杆长度能够准确的对冲头进行喷淋冷却,同时完成对产品的卸料,实现导向、喷淋和卸料的三重作用。
凹模下喷淋冷却导向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节约制作成本的周期,损坏后易更换和制造。凹模口部和导向套设计成与冲头沿形套向结构,凹模口部设计成沿形导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的导向距离,导向套与凹模通过定位键紧密连接,导向套与卸料圈采用小间隙配合,导向套上同时设有合理数量的阻尼孔,实现导向和凹模喷淋冷却润滑的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适用于2000T自动机械压力机万向节反挤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卸料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适用于2000T自动机械压力机反挤导向结构。如图1所示,该适用于2000T自动机械压力机万向节反挤导向结构,包括上冲头喷淋冷却导向装置和凹模下喷淋冷却导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5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