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9960.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凯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7108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蜗轮 蜗杆 二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的水槽产品带内螺纹的注塑模具,通常采用外置动力油马达带动螺纹杆旋转脱出产品的内螺纹孔,但是由于油马达的不稳定性和转速不好控制的原因,对模具的长期大批量稳定生产容易造成突发异常,同时油马达的额外油路连接需求,需要模具在开模稳定后,注塑机设备才能给油马达提供油压动作,这样就导致模具生产的成型周期会加长,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开模的同时带动螺纹抽芯杆旋转脱出产品的内螺纹孔,动作稳定、可靠,能耗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型腔和型芯,在型腔中设置型腔镶块,型芯中设置型芯镶块,在型腔镶块和型芯镶块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塑料件的一侧制有螺纹管,螺纹管中有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下设置限位杆和斜导柱,在型芯上设置内滑块和外滑块,内、外滑块之间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经紧固件与内滑块相固定,在内滑块中开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杆相配合,内滑块中设置小齿轮、螺纹抽芯杆、轴承和大齿轮,小齿轮与螺纹抽芯杆、大齿轮相啮合,螺纹抽芯杆与塑料件的螺纹孔相配合,轴承和大齿轮中设置蜗轮,在外滑块中开有斜导孔和定位孔,斜导孔与斜导柱相配合,定位孔中设置定距拉钉,定距拉钉的一头穿过定位孔与固定板相固定,定距拉钉的另一头与定位孔相配合,在外滑块中设置蜗杆,蜗杆的一头穿过外滑块、固定板和内滑块与蜗轮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型芯、型芯镶块、内滑块、外滑块、固定板、小齿轮、螺纹抽芯杆、轴承、大齿轮、蜗轮、定距拉钉、蜗杆和塑料件一起向后移动,此时由型腔的斜导柱与外滑块的斜导孔配合,斜导柱带动外滑块逐渐向外侧移动,而同时外滑块带动蜗杆向外侧移动,蜗杆与蜗轮相配合,当蜗杆向外移动时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大齿轮旋转,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旋转,小齿轮带动螺纹抽芯杆旋转,使螺纹抽芯杆逐渐旋转脱出塑料件的螺纹孔,实现第一次螺纹抽芯;而此时由于型腔上的限位杆与内滑块的限位孔配合,使内滑块不会被外滑块往外带动,当模具逐渐开模至限位杆脱出限位孔,且固定板上的定距拉钉与外滑块中的定位孔相接触时,此时斜导柱经斜导孔继续带动外滑块往外移动,外滑块经定距拉钉拉动固定板一起往外移动,固定板带动内滑块、小齿轮、螺纹抽芯杆、轴承、大齿轮、蜗轮一起往外移动,使螺纹抽芯杆完全脱出塑料件的螺纹管,实现第二次直拉抽芯,当螺纹抽芯杆脱出螺纹管后,可将塑料件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将侧抽芯滑块分为外滑块和内滑块,在模具开模同时利用外滑块先向外移动,外滑块上的蜗杆与内滑块中的蜗轮配合,再由蜗轮与大齿轮、小齿轮配合变速后带动螺纹抽芯杆完成第一次螺纹抽芯,再利用定距拉钉和定位孔配合,带动内滑块和螺纹抽芯杆向外移动,完成第二次的直拉抽芯,省去已有油马达结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动作稳定、可靠,转速容易控制,能耗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所述的内滑块、外滑块和固定板中开有相通的弹簧孔,弹簧孔中设置弹簧,在弹簧中设置导杆,弹簧的一头与内滑块相接触,弹簧的另一头与外滑块相接触。当斜导柱与斜导孔配合带动外滑块向外滑动时,弹簧在回复力作用下也推动外滑块往外滑动,斜导柱结合弹簧,使外滑块往外滑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抽芯时斜导柱与外滑块的斜导孔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次抽芯时定距拉钉与定位孔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次抽芯时蜗杆与蜗轮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二次抽芯时螺纹抽芯杆脱出塑料件的螺纹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塑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型腔1和型芯2,在型腔中设置型腔镶块3,型芯中设置型芯镶块4,在型腔镶块和型芯镶块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5,塑料件的一侧制有螺纹管6,螺纹管中有螺纹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1下设置限位杆8和斜导柱9,在型芯2上设置内滑块10和外滑块11,内、外滑块之间设置固定板12,固定板经紧固件与内滑块相固定,在内滑块中开有限位孔13,限位孔与限位杆8相配合,内滑块中设置小齿轮14、螺纹抽芯杆15、轴承16和大齿轮17,小齿轮与螺纹抽芯杆、大齿轮相啮合,螺纹抽芯杆与塑料件5的螺纹孔7相配合,轴承和大齿轮中设置蜗轮18,在外滑块11中开有斜导孔21和定位孔22,斜导孔与斜导柱9相配合,定位孔中设置定距拉钉23,定距拉钉的一头穿过定位孔与固定板12相固定,定距拉钉的另一头与定位孔相配合,在外滑块11中设置蜗杆24,蜗杆的一头穿过外滑块11、固定板12和内滑块10与蜗轮18相配合。当塑料件5注塑成型后,型芯2、型芯镶块4、内滑块10、外滑块11、固定板12、小齿轮14、螺纹抽芯杆15、轴承16、大齿轮17、蜗轮18、定距拉钉23、蜗杆24和塑料件5一起向后移动,此时由型腔1的斜导柱9与外滑块11的斜导孔21配合,斜导柱带动外滑块11逐渐向外侧移动,而同时外滑块带动蜗杆24向外侧移动,蜗杆与蜗轮18相配合,当蜗杆向外移动时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大齿轮17旋转,大齿轮带动小齿轮14旋转,小齿轮带动螺纹抽芯杆15旋转,使螺纹抽芯杆逐渐旋转脱出塑料件5的螺纹孔7,实现第一次螺纹抽芯;而此时由于型腔1上的限位杆8与内滑块10的限位孔13配合,使内滑块不会被外滑块11往外带动,当模具逐渐开模至限位杆脱出限位孔,且固定板12上的定距拉钉23与外滑块11中的定位孔22相接触时,此时斜导柱9经斜导孔21继续带动外滑块11往外移动,外滑块经定距拉钉23拉动固定板12一起往外移动,固定板带动内滑块10、小齿轮14、螺纹抽芯杆15、轴承16、大齿轮17、蜗轮18一起往外移动,使螺纹抽芯杆完全脱出塑料件5的螺纹管6,实现第二次直拉抽芯,当螺纹抽芯杆15脱出螺纹管后,可将塑料件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蜗轮蜗杆二次抽芯机构,将侧抽芯滑块分为外滑块11和内滑块10,在模具开模同时利用外滑块先向外移动,外滑块上的蜗杆24与内滑块中的蜗轮18配合,再由蜗轮与大齿轮17、小齿轮14配合变速后带动螺纹抽芯杆15完成第一次螺纹抽芯,再利用定距拉钉23和定位孔22配合,带动内滑块10和螺纹抽芯杆15向外移动,完成第二次的直拉抽芯,省去已有油马达结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动作稳定、可靠,转速容易控制,能耗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的内滑块10、外滑块11和固定板12中开有相通的弹簧孔25,弹簧孔中设置弹簧26,在弹簧中设置导杆27,弹簧的一头与内滑块相接触,弹簧的另一头与外滑块相接触。当斜导柱9与斜导孔21配合带动外滑块11向外滑动时,弹簧26在回复力作用下也推动外滑块往外滑动,斜导柱结合弹簧,使外滑块往外滑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凯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凯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9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保险杠模具侧抽芯机械自锁机构
- 下一篇:取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