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6687.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覃东强;杨义喜;朱展才;崔海浩;谢科;余立新;钟永久;潘信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市成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杆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件,在连杆的生产加工中,需要用到夹具以辅助加工,连杆加工时所用到的夹具一般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引导装置、其他元件及装置和夹具体等基本装置组成:其中定位装置主要包括定位元件及其组合,其作用是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即通过它使工件加工时相对于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处于正确的位置,如支承板、V形架、定位销等;夹紧装置的作用是将工件压紧夹牢,保证工件在定位时所占据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受重力、惯性力以及切削力等外力作用而产生位移,同时防止或减少振动。但通用型的夹紧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自动化程度高的连杆加工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加工夹具,包括控制装置和夹具,所述控制装置中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夹具的平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物件的大头定位座和小头定位座,所述大头定位座的左侧设置有大头限位座,用于限制置于所述大头定位座上待加工物外移,所述小头定位座的右侧设置有小头限位座,所述小头限位座的左端可拆卸式连接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大头定位座和所述小头定位座圆心连接线的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销和用于固定所述定位销的定位销锁件,所述定位销锁件上安装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另一侧设置有锁紧装置和用于固定所述锁紧装置的锁紧装置锁件,所述锁紧装置的前端连接有夹片;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杆、推杆轴套和推进电机,所述推进电机与所述推杆轴套连接,所述推杆轴套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小头限位座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伸缩电机、伸缩轴套和伸缩轴;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轴套连接,所述伸缩轴套与所述伸缩轴连接,所述伸缩轴的末端与所述夹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推进装置和锁紧装置以夹紧待加工物,而且锁紧装置设置在待加工物的中部,夹紧力的方向与端面平行,在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上,同时通过定位座和限位座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保持连杆大头端部与小头端部的刚性高,连杆变形小,既使有一些变形,亦产生在平行于端面的方向上,很少或不会影响端面的平面度,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质量,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自动化程度高的连杆加工夹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杆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杆加工夹具纵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连杆加工夹具中的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装置,2-夹具,101-控制器,102-人机交互器,201-平台,202-大头限位座锁件,203-大头限位座,204-大头定位座,205-可换定位销,206-定位销锁件,207-小头定位座,208-小头限位座,209-小头限位座锁件,210-推杆,211-推杆轴套,212-推进电机;213-锁紧装置,214-探测器,216-锁紧装置锁件,215-夹片,2131-伸缩电机、2132-伸缩轴套,2133-伸缩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和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一种连杆加工夹具,包括控制装置1和夹具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市成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玉林市成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6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