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尿液监控器的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5039.1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厉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液 监控器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源,具体是尿液监控器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尿液监控器普遍采用了液晶显示器进行数据及工作状态的显示;而液晶显示器通常包括液晶显示屏以及与之配套的背光源,背光源又由导光板以及对导光板输入光线的LED发光器件组成;常规尿液监控器的背光源结构是:导光板的一个侧面安装着带有若干个LED发光器件且呈细长结构的线路板,每个LED发光器件嵌入导光板侧面相对应的一个凹槽中,各LED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分别从对应的导光板凹槽中传导至整个导光板,然后从导光板的正面散发出均匀柔和的光线,为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支持。然而,线路板的安装定位主要由线路板两端的榫头与导光板的插槽进行卡插连接,同时粘结在导光板正面和背面的遮光膜也将线路板一同粘连进行固定(限制线路板的往上运动);上述线路板的安装结构不太稳定,抗振能力不强,有漏光的偶发现象;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尿液监控器背光源的改进,该背光源可确保线路板具有稳定的定位结构,并且有效解决漏光现象,以提高背光品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尿液监控器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以及通过左右两端的榫卯结构安装在导光板的一个侧面且带有若干个LED发光器件的线路板,每个LED发光器件分别对应嵌入导光板侧面的凹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的顶端制作有至少一个凹进,所述导光板侧面则制作有往线路板方向伸展且与所述凹进相匹配又带有倒钩的卡条。
所述榫卯结构包括线路板端部的榫头以及位于导光板侧面的直角部位且与榫头对应配合的卯眼。
所述卯眼的宽度与线路板的厚度相匹配,卯眼的高度为导光板支架高度的0.3至0.6倍且卯眼往上贯通于导光板,以限制线路板往导光板背面方向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光板侧面带有倒钩的卡条伸入线路板顶端凹进部位并且其中的倒钩勾扎着线路板使其难以脱开,因此线路板在三维方向的运动均受到限制,进而状态变得十分稳定,也有效消除了漏光现象,为尿液监控器提供了高质量的背光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去除了导光板表面的遮光膜)。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三(去除了遮光膜和线路板)。
图5是图4的仰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去除了微型插头和连接线)。
图8是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中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附图所示的尿液监控器背光源,导光板1的周边设有连为一体的支架3,线路板2通过左右两端的榫卯结构安装在导光板的一个侧面(线路板为细长的薄片,宽度与导光板的厚度相匹配),使得导光板左右方向(图5所示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线路板的一个表面布设有若干个LED发光器件6以及印刷电路(相邻LED发光器件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图中省略印刷电路),每个LED发光器件分别对应嵌入导光板侧面的凹槽1-1中;所述榫卯结构包括线路板端部(左端或右端)的榫头2-1以及位于导光板侧面的直角部位且与榫头对应配合的卯眼8。以上结构与现有尿液监控器背光源类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在线路板的顶端制作有至少一个凹进2-2(图中显示有两个凹进);另在导光板相应的侧面则制作着带有倒钩的卡条1-2(图10中可见卡条的下端设有倒钩),该卡条往线路板方向伸展并且与所述凹进相匹配,使得线路板往导光板方向的运动受到导光板侧面的阻挡,背向导光板方向的运动则受到倒钩的勾扎限位。
线路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制作有配合用的榫头(图中可见:线路板的宽度上截掉一块作为榫头),线路板还连接有通过导线4接通印刷电路的微型插头5。
图中还显示:所述卯眼为开设在导光板与支架(位于直角部位的支架)之间的缝隙,其宽度与线路板的厚度相适合,高度为导光板支架高度的0.3至0.6倍而且卯眼往上(即图5所示方向)与导光板的正面贯通,线路板板左端和右端的榫头可由上而下嵌入导光板左右两个卯眼中,因而在往下方(导光板背面)运动时受到限制,而线路板的往上(导光板正面)的运动受到卡条以及粘结在导光板正面的遮光膜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5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