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3931.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文;凡会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福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F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具有 安全 性能 指纹 加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盘,特别涉及一种超薄高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
背景技术
数据安全一直深受人们重视,安全技术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电子数据存储方面一直有不断更新的软硬件加密技术出现,目前U盘也是用户非常常用的一种数据存储介质,加密数据存储U盘也深受欢迎。除了数据不易被盗取外,还希望数据不易被损坏,可是,现有的加密U盘多为各功能模块组装,线路或者排线可以直观的看到,硬件防破解性能不够强,三防性能也差,硬件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将指纹加密功能模块和U盘功能模块通过芯片封装制程做成轻、薄、小,且具有高安全稳定性能的产品,也可以应用于加密固态存储产品上的超薄高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高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包括U盘本体,所述U盘本体的顶面设有内凹的指纹采集区,所述指纹采集区内安装了指纹传感芯片,所述U盘本体的底面设有U盘数据传输引脚,所述U盘本体的内部设有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上设有加密芯片,主控芯片,闪存芯片和被动元器件,所述加密芯片,主控芯片,闪存芯片和被动元器件依次设置,所述指纹传感芯片,加密芯片,主控芯片,闪存芯片各设有键合金属线,键合金属线分别设在指纹传感芯片,加密芯片,主控芯片后端及闪存芯片的前端,且该键合金属线与电路基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U盘本体为封设了封装树脂层的塑封体。
优选的,所述指纹采集区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方形。
优选的,所述U盘数据传输引脚设有四个数据传输引脚,其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数据传输引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和第四传输引脚等长,所述第二和第三数据传输引脚等长且第一和第四数据传输引脚的长度长于第二和第三数据传输引脚。
优选的,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为电容式指纹传感芯片,其设在电路基板上。
优选的,所述被动元器件包括电阻和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IC封装将指纹加密及U盘存储模块封装成一体,各功能模块以晶圆级的芯片贴装到电路基板上,通过键合方式连接,经注塑再将整体封装成一体,整体塑封后的产品具有很好的三防性能,也极大避免了硬件被破解的风险,另外,将指纹加密功能模块和U盘功能模块通过芯片封装制程,做成轻、薄、小且具有高安全稳定性能的产品,也可以应用于加密固态存储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高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的顶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高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的底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高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的剖视图。
图中:U盘本体1,指纹采集区11,指纹传感芯片12,U盘数据传输引脚2,第一数据传输引脚21,第二数据传输引脚22,第三数据传输引脚23,第四数据传输引脚24,电路基板3,加密芯片31,主控芯片32,闪存芯片33,被动元器件34,键合金属线35,塑封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超薄高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包括U盘本体1,所述U盘本体1的顶面设有内凹的指纹采集区11,所述指纹采集区11内安装了指纹传感芯片12,所述U盘本体1的底面设有U盘数据传输引脚2,所述U盘本体1的内部设有电路基板3,所述电路基板3上设有加密芯片31,主控芯片32,闪存芯片33和被动元器件34,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电路基板上,可根据需要设置,所述加密芯片31,主控芯片32,闪存芯片33和被动元器件34依次设置,闪存芯片可根据容量的需要来叠加多颗。所述指纹传感芯片12,加密芯片31,主控芯片32,闪存芯片33各设有键合金属线35,键合金属线35分别设在指纹传感芯片12,加密芯片31,主控芯片32的后端,而闪存芯片33的键合金属线设在前端,键合金属线35与电路基板3相连接,使用细金属线,使金属引线与基板焊盘紧密焊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福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福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远距离低频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高线集卷站计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