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循环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3381.8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杨;贺羽;王帅;曹澄澄;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6;F23J15/02;F23G7/06;B01D53/7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211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去除 燃煤 电厂 烟气 氧化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循环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系统,属于环保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中燃煤电厂燃烧产生的烟气是NOx的主要固定排放源,因此,对电厂烟气进行脱硝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缓解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由于电厂烟气具有体积大、NOx浓度低的特殊性,普通吸收法、吸附法等用于气体去除的常规方法在烟气脱硝中效果不明显,因此应用较少。当前众多研究团队将烟气脱硝的希望寄托在了NOx还原法,尤其是以氨气、尿素等为还原剂的SCR及SNCR法被广泛研究,其中SCR法中关于低温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成为了烟气脱硝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尽管有着较高的NOx脱除效率,但也均存在着严重缺陷,例如:还原剂的大量消耗大大增加了脱硝成本,另外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氨泄漏问题,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且可操作性好、能够大大降低脱硝成本,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二次污染的内循环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循环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系统,包括燃煤锅炉和烟气排放部件,还包括空气风机Ⅱ,所述燃煤锅炉的出口通过一热交换器连接至一烟气混合器的入口,且烟气混合器的出口通过烟气输送管线连接水滑石吸附床一端的烟气输入口,水滑石吸附床另一端的烟气输出口连接至烟气排放部件;
所述空气风机Ⅱ正对热交换器的散热进风口,且热交换器的散热出风口经脱附管线连接至水滑石吸附床的空气输入口,水滑石吸附床的空气输出口通过脱附回流管线连接至燃煤锅炉的入口。
优选的,所述烟气输送管线通过三通阀组Ⅰ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滑石吸附床,且多个水滑石吸附床的烟气输出口通过三通阀组Ⅱ连接至烟气排放部件;脱附管线通过三通阀组Ⅳ分别与各个水滑石吸附床的空气输入口连接,各个水滑石吸附床的空气输出口通过三通阀组Ⅲ连接至脱附回流管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混合器的进风口设有空气风机Ⅰ。
优选的,所述烟气排放部件为排放烟囱。
优选的,所述水滑石吸附床中的吸附剂为钴铝水滑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1)本实用新型布置结构简单紧凑、可操作性强,首先将NOx氧化为NO2,并在水滑石吸附床中吸附和浓缩,利用热空气脱附后返回至初始的燃煤锅炉进行再还原,从而将NOx的预氧化、吸附、脱附和还原各步骤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次循环基本清除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且本实用新型用到的水滑石吸附剂吸附容量大、吸附温度窗口宽,可以实现高效吸附;
(2)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采用外加的还原剂,直接利用循环过程中燃煤锅炉自身的煤炭产生还原反应,达到了高效去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将NOx限制在一个内循环净化系统中,经烟气排放部件排放出去的都是不含NOx的空气,正常情况下不会有NOx向外界排放,真正实现了NOx的最终去除和零排放,这是目前其他技术中完全没有实现的;同时NOx在返回到燃煤锅炉后,还促进了燃煤锅炉中煤炭的充分氧化,可以降低燃烧产生的CO含量;
(3)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到的各个部件价格低廉,且不需要还原剂,大大降低了脱硝成本,不会有氨泄漏的问题,杜绝了二次污染、避免了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4)本实用新型选用的热交换器置于燃煤锅炉出口,一方面用于降低烟气温度,另一方面利用烟气的热能提升了从空气风机Ⅱ吹出的用于NOx脱附的空气温度,不需要单独的空气加热装置,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煤锅炉,1-1.烟气输送管线,2-1.空气风机Ⅰ,2-2.空气风机Ⅱ,3.烟气混合器,4-1.三通阀组Ⅰ,4-2.三通阀组Ⅱ,4-3.三通阀组Ⅲ,4-4.三通阀组Ⅳ,5.水滑石吸附床,6.热交换器,7.烟气排放部件,8-1.脱附管线,8-2.脱附回流管线,9.脱硫除尘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饱和湿烟气的节水型烟囱
- 下一篇:一种湿法脱硫烟气过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