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击键功能的可调校式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3644.7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文;郑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H01H13/8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击键 功能 调校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具击键功能的可调校式键盘,尤指电路板上为设有多个发光元件及开关,并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的脉宽调变控制芯片与控制模块,且该开关直接制作在发光元件的电路板上,可使整体的总厚度减少,并缩短组装工序及降低制造成本。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科技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各种电子产品皆朝向轻、薄、短、小且功能强大的趋势发展,如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行动上网装置(MID)、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已成为现代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所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而用户与电子产品之间大多是使用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来沟通,其中又以键盘最为方便作文字、数字或指令的输入操作,并提升实用的功能。
再者,为了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能使人眼清楚的看到每个按键上的符号,便有业者在键盘中导入导光板及光源技术,并发展出具背光模块的发光键盘,使背光模块所产生的光线可投射到每个键帽的背面处形成背光效果,让使用者可看清楚键帽上的字符符号,以方便操作使用,而目前市面上的发光键盘包括有背光模块及按键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为具有一导光板,并于导光板一侧处设有光源,且光源的发光二极管为面向导光板投射出光线使导光板均匀的发光,又导光板下表面设有可将导光板下表面所射出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上的反光片,并于导光板上表面设有对应于按键模块处的遮光片,便可将导光板导引射出的光线穿过遮光片的透光部后,再入射至按键模块对应的键帽上形成背光。
惟目前键盘设计在有限的空间下将愈来愈趋向于薄型化,使键盘内部空间亦趋于窄小,此种背光模块的总厚度为导光板加上发光单元及反光片的堆栈厚度,造成整体厚度将会受到本身结构上的限制而无法更加有效降低,因此便有业者研发出将多个LED晶粒利用印刷工艺的方式制作在导电层表面上,并经固化后使其电性连接于导电层上形成一发光主要构层,并将发光层设置于按键模块的底板与键帽之间,此种层状结构设计可省略导光板及反光片堆栈厚度,使总厚度相对减少,亦不需在反光片上开设许多可供发光二极管伸入并朝导光板投射光线的通孔,便可简化整体结构及降低制造的成本,但于实际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多个LED晶粒分布的密度不易控制,造成多个LED晶粒通电产生的光线投射至键帽上的亮度无法保持一致且不均匀,并会产生有光点闪烁或出现星空现象,进而影响到发光键盘整体的视觉效果。
另外,背光模块上方处的按键模块的键帽为通过连接元件设置于底板上,并于键帽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当用户按压于按键模块的键帽上时,键帽便会下压弹性元件触碰于薄膜电路板,并利用二薄膜层相对内侧表面上分别布设有薄膜开关的上层与下层电路,且二薄膜层之间设有形成电性隔离所需的中隔层,使上薄膜层受到抵压时可穿过中隔层并与下薄膜层的薄膜开关接触形成电性导通,惟该薄膜电路板是设置于按键模块的底板与键帽之间,并与发光层分开制作,使得薄膜电路板的薄膜开关的上层与下层电路无法直接制作在发光层上,仍会增加整体结构堆栈的厚度而难以更加薄型化、降低制造的成本,即为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重新设计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故,新型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点,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虑,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有此种具击键功能的可调校式键盘新型诞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发光元件及开关,并由所述发光元件与开关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所包含的脉宽调变控制芯片及控制模块,而按键模块包含与所述开关对应的多个键帽,并于所述开关与所述键帽之间分别设有弹性元件,当用户按压键帽下压于弹性元件时,其导电体便会对应接触于开关所具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而触发该开关形成电性导通,并由控制电路根据脉宽调变控制芯片控制脉宽调变信号百分比,以分别控制发光元件的亮度,此种开关直接制作在布设有发光元件的电路板,并搭配整合控制电路的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形成电性连接,可简化结构使整体的总厚度减少,并缩短组装工序及降低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3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盐废水处理的零排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制药水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