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2546.1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孟宪娴;原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B01D36/00;B01D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9 | 代理人: | 宋巧丽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收集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还同日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
背景技术
全球性缺水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很多地区的缺水人们只能通过打水井的方式缓解,但那会使得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急剧恶化,地下水也只能靠雨水、河水来补充,其水质无法满足日常使用,且净水很快下渗地下,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用水问题。
传统的做法一者为钢筋混凝土池,其施工周期长,对地形要求高,因地制宜性差,雨水过滤能力差,无法对雨水进行保鲜;二者使用塑料储水池,水质易变坏,稳定性能差,现在采用的渗透材料透水性不稳定,且透水性不好,严重影响雨水的入渗、储存,使用大量自然资源,开发或开采时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收、滤、存、净、排为一体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过滤系统、清水池系统、溢水池;利用输水管道使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底部与所述清水池系统的底部连通,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上部通过溢水管与所述溢水池连通,所述溢水池用于储存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多余的水量,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内设置有透水球,所述透水球用于过滤雨水;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体,由透水球、透水板及防水透气膜组成;所述清水池系统为立方体形状,其设置的位置比所述雨水过滤系统要低,所述清水池系统,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在所述清水池系统中还设置有从所述清水池系统的上部贯穿到底部的调水井。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所述透水球,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所述透水板的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5cm~0.1c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清水池系统中,所述透水球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和所述清水池系统为工厂中一体化成型品,可分别通过卡件进行拼接构成雨水过滤系统组和清水池系统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净水系统,用于净化处理从所述清水池系统抽取的雨水,所述净水系统通过管道与泳池、喷泉、绿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溢水池,设置有多个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溢水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造价明显降低,现场安装简便;性能稳定,不会因现场安装失误而产生二次复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雨水过滤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清水池系统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1 雨水过滤系统2 透水板21
防水透气膜22 透水球23 过滤找平层24 路面透水层25
培土层26 清水池系统3 透水球33 调水井34 输水管道50
溢水管60 溢水池70 泳池11 绿地12 喷泉13 净水系统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2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两污分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