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袋除尘系统智能漏袋定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9850.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董凤忠;高岗;王国耀;刘旭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38 | 分类号: | G01M3/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袋 除尘 系统 智能 定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袋除尘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布袋除尘系统智能漏袋定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因各种废气污染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水泥行业,袋式除尘器技术是一种传统的除尘技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滤袋的破损,且破损始终伴随其整个生命周期;二是袋式除尘器相对电除尘器的阻力大,系统风机电耗高,环保装备也要节能降耗。
为了解决因除尘器整体换袋导致的运行成本升高的问题,最开始采用人工检漏的方法来代替定期更换布袋,可是这种方法却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为了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后来渐渐地研究出了各种布袋检漏的方法,主要包括光传感法、电荷感应法、荧光粉检漏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之处。其中,光传感法的传感探头要伸入管道内部,容易导致传感探头因粘灰而被污染,进而造成检漏误报;电荷感应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电荷量的大小变化来反映布袋除尘器中净烟气中的含尘量,容易受外部条件影响,对粉尘浓度的测量只能做定性的判断,无法做定量分析;荧光粉检漏法,可以对狭小空间及隐蔽的区域进行检漏,能够对漏点进行准确定位,且直观明显,很容易分辨出袋口未压紧或滤袋破损造成的泄漏,但这种方法荧光粉用量较大,检测费高,同时需要人工查检,对于布袋除尘系统上千条布袋的定位显得非常耗时,无法实现全自动化实时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袋式除尘过程中的破袋位置进行智能化检测定位,成本低、安装简单、工作量小、安全可靠的布袋除尘系统智能漏袋定位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布袋除尘系统智能漏袋定位检测装置,包括:
窄线宽激光光源,为光纤传感器提供相干光能量;
声光调制器,用于将窄线宽激光光源输出的连续光转化成一定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脉冲光;
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由于布袋破损导致的气流变化;
光电探测模块,收集光纤传感器背向瑞利散射光能量,将光能量变成电压信号输出;
数据采集单元,对光电探测模块收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化,送信号处理分析单元进行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分析单元,对包含布袋破损气流信号进行解调,提取气流的压力变化信息,判断除尘系统是否正常运转。
所述声光调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接收窄线宽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声光调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单模通信光缆与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单模通信光缆与光电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光电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数据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分析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脉冲光的脉宽为100ns到500ns可调,重复频率为20KHz。
所述光纤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通信光纤或多模光纤,所述光纤传感器外设护套构成光缆。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根光纤集传感和传输于一体,实现布袋破损气流压力变化信号探测,传输,适用于空间有限复杂工业现场的应用;通过光缆可实现对布袋漏袋的检测,同时精确定位具体发生泄漏破损的布袋;可实现光纤组网,检测多区域的布袋破袋,在保障生产运行的同时,实现在线封堵;通信光缆本身是传感器,全光探测,本质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当光纤某一位置发生扰动时的信号的示意图;
图3为典型布袋除尘系统的俯视图;
图4、图5均为光纤传感器在布袋上的布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布袋除尘系统智能漏袋定位检测装置,包括:窄线宽激光光源,为光纤传感器1提供相干光能量;声光调制器,用于将窄线宽激光光源输出的连续光转化成一定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脉冲光;光纤传感器1,用于检测由于布袋2破损导致的气流变化;光电探测模块,收集光纤传感器1背向瑞利散射光能量,将光能量变成电压信号输出;数据采集单元,对光电探测模块收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化,送信号处理分析单元进行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分析单元,对包含布袋2破损气流信号进行解调,提取气流的压力变化信息,判断除尘系统是否正常运转。所述脉冲光的脉宽为100ns到500ns可调,重复频率为2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9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