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四刀位微量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9050.9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5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楚唯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B23B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四刀位 微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床四刀位微量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 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但是现有的车床四刀位刀架,没有微量对中的功能,如果不进行调整的话,将会出现加工误差,从而降低了加工的精准度。针对上述问题,急需设计一种车床四刀位微量对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床四刀位微量对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微量对中的功能,出现加工误差,从而降低加工精准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四刀位微量对中装置,包括上刀体、防尘盖、刀具固定槽、定位杆、红外线定位灯和辅助杆,所述上刀体通过第一转动轴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有旋转台、下刀体和刀架底座,所述防尘盖通过支撑杆与上刀体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刀具固定槽位于上刀体的拐角处,且刀具固定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定位杆通过转动接头与下刀体的边侧相互连接,所述红外线定位灯通过固定卡扣与旋转接头固定连接,且旋转接头的外侧安装有操作把手,所述辅助杆位于旋转台的外侧,且辅助杆通过其内侧的第二转动轴与旋转接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盖的覆盖面积大于上刀体的水平占地面积,且防尘盖下端的支撑杆关于第一转动轴的轴心对称设置有4个。
优选的,所述刀具固定槽与限位块相互贴合连接,且限位块的上端面与上刀体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关于下刀体的轴心对称安装有2个,且定位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与上刀体的长度相等,同时上刀体为正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定位灯关于辅助杆的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两者在1根第二转动轴上同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辅助杆左侧的红外线定位灯的中心点与刀具固定槽的中心点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且红外线定位灯的旋转角度为0-3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车床四刀位微量对中装置,与现有的车床四刀位刀架相比较之下,采用旋转结构的红外线定位灯定位加工的基点,可方便快速的寻找到对刀点,并且通过定位杆来校准上刀体的位置,从而确保了刀具加工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限位块来安装不同规格的刀具,而限位块的上端面与上刀体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避免了凸起划伤,同时也非常整洁、美观,防尘盖的设计,有效的防止灰尘落至刀架上,整体的结构设计合理,拥有微量对中功能,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定位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刀体,2、旋转台,3、下刀体,4、刀架底座,5、第一转动轴,6、防尘盖,7、支撑杆,8、限位块,9、刀具固定槽,10、转动接头,11、定位杆,12、红外线定位灯,13、辅助杆,14、固定卡扣,15、旋转接头,16、操作把手,17、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楚唯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楚唯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9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