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8434.9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戴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地址: | 5166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液晶显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中大尺寸背光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行业内中大尺寸背光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图1所示,现有的背光源的FPC 31’一般包括依次连接焊盘部311’和插接部312’,其插接部312’设计成L形,焊盘部311’和插接部312’的连接处为第一弯折处A’,插接部312’的直角处为第二弯折处B’,如图2所示,FPC 31’的焊盘部311’粘贴在背光源的框架的光源端侧边的内表面上,第一弯折处A’弯折后,插接部312’的一部分粘贴在背光源的框架的光源端邻边的内表面上,另一部分从背光源背面的开口处伸出后在第二弯折处B’弯折,位于框架底面的外表面上,刚好够到液晶显示模组的插接位。但是,这种形状设计的FPC 31’在母板拼版时存在大量浪费原材料,如图3所示,一片274mm*125mm的母板只能制作8片FPC 31’。
在一份公告号为CN206036782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采用FPC折叠式设计的车载背光源,其FPC采用直线设计,当FPC在背光源内组装时,其先粘贴到铁框的光源端侧边和邻边的内表面上,并在邻边上对折180°后使FPC垂直方向伸出,解决了FPC的母板拼版时大量浪费原材料的问题。但是,这种形状设计的FPC将折叠处在光源端邻边上,随着背光源的窄边框发展,背光源和铁框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此时,FPC折叠后的两层结构需要紧紧地贴在一起,容易导致铜箔线路损伤、断裂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该背光源中的FPC不仅可以减少母板拼版时大量浪费原材料的问题,而且在组装时也可以大幅度减少折叠所带来的铜箔线路损伤、断裂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背光源,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灯条,所述灯条包括FPC和设置在所述FPC上的若干光源;所述FPC包括依次连接的焊盘部和插接部,所述焊盘部呈直线形,焊接所述若干光源后粘贴到所述框架的光源端侧边的内表面上;所述插接部呈Z形,其头部粘贴到所述框架的光源端邻边的内表面上,其尾部在Z形处弯折后粘贴到所述框架底面的内表面上,并在所述框架底面的开口处折叠180°后,呈90°直角伸出到所述框架底面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FPC折叠处的两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为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2~0.5mm。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面的外表面上粘贴有覆盖所述FPC的折叠处的保护纸。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纸靠近所述FPC伸出处的一端为两端外凸中间内凹的形状, 所述FPC从中间内凹的位置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片。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遮光片。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背光源中的FPC的插接部采用Z形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母板拼版时大量浪费原材料的问题,而且其折叠处在所述框架底面的开口处,所述框架自身存在一定厚度,在组装时也可以利用开口处的空间提供一定的缓冲,不必将所述FPC折叠后的两层结构紧紧地贴在一起,可以大幅度减少折叠所带来的铜箔线路损伤、断裂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背光源的FPC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背光源内的FPC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FPC的母板拼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FPC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内的FPC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FPC的母板拼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背面的保护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8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