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围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4291.6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6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容胜忠;彭羿;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2 | 分类号: | B66C1/02;B66C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围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围吊具。
背景技术
在侧围焊装线拼台与拼台间的侧围总成转运一般采用吊具吊运来实现,由于侧围外板比较长,侧围外板属于薄壁件且外形轮廓复杂,现有侧围总成的抓取采用前中后多个夹紧点;吊具夹紧点采用气缸夹紧侧围胶条边实现零件的夹紧。
这种吊具抓手存在如下问题:
(1)在工位焊接时,吊具处在拼台间等待。由于吊具长度设计太长,拼台间距的限制,吊具在拼台之间等待时间时占用拼台焊接操作空间;
(2)侧围总成型面复杂且拼台上有工装夹具,导致夹紧点的设计很难选择;
(3)由于不同侧围总成型面不同,很难做到一个吊具兼容多种车型;
(4)托点采用气缸夹紧侧围胶条边实现零件的夹紧,由于重力集中在胶条边上,容易引起胶条边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拼台间距短、夹紧点难选择、胶条容易变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吊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托板和与所述安装托板连接的若干个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安装托板伸缩滑移,所述滑移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托汽车侧围前半部分的承托结构和用于吊挂汽车侧围后半部分的吊挂结构。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移机构下方的用来压紧所述汽车侧围的压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和由动力机构驱动上下运动的尼龙压块。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气缸和导轨伸缩结构,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导轨伸缩结构伸缩。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托结构为通过支架与滑移机构相连的托块。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托块为尼龙托块。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尼龙托块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与四个滑移机构相连,所述尼龙托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托板四周。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挂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滑移机构下方的吸盘,所述吸盘通过连接件与滑移机构的导轨相连。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调整所述吸盘上下位置的调整结构。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机构为手动推拉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同时兼容两种差异性较大的侧围总成的吊运;切换不同的尼龙托块满足混批生产要求,方便快捷;采用导轨实现托块与吸盘的伸缩,既节省存放空间又可以稳定可靠吊运侧围总成;采用尼龙托块托侧围外板,可以防止传统吊具夹紧侧围胶条边吊运导致的胶条边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拼台间距短的问题,从结构上进行了创新,采用伸缩结构压缩吊具放置空间,包括安装托板20和与所述安装托板20连接的若干个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安装托板伸缩滑移,所述滑移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托汽车侧围前半部分的承托结构和用于吊挂汽车侧围后半部分的吊挂结构。在使用状态,承托结构和吊挂结构可以伸出;在等待状态,承托结构和吊挂结构可以收缩。通过承托结构的切换,实现两种车型的兼容。本例的滑移机构包括气缸和导轨伸缩结构(简称导轨),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导轨伸缩结构伸缩。
具体地,本例的汽车侧围吊具包括安装托板20、与安装托板20连接的第一气缸1、第一导轨14、第二气缸2、第二导轨13,第三气缸12、第三导轨18、第四气缸9、第四导轨3和第五导轨4,其中,第一导轨14和第二导轨2沿所述安装托板20的X向布置,第一气缸1控制第一导轨14的伸缩,第二导轨2控制第二导轨13的伸缩。第三导轨18、第四导轨3和第五导轨4沿所述安装托板20的Y向布置,第三气缸12控制第三导轨18的伸缩,第四导轨3和第五导轨4平行并列设置,第四气缸9同时控制第四导轨3和第五导轨4的伸缩。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14伸缩端并与第一导轨14垂直设置的第六导轨16和控制第六导轨16伸缩滑动的第五气缸15。本例的承托结构包括四个尼龙托块,本例的吊挂结构包括两个吸附汽车侧围后半部分的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4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免爬器
- 下一篇:激光焊机C形架吊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