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电极激励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9915.5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李超;杜静;李倩;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励电路 稳压模块 心电电极 输出端 输入端 增益调节模块 叠加模块 跟随器 激励源 本实用新型 激励信号 放大器 抗干扰能力 反馈系数 外界干扰 变阻器 输出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心电电极激励电路,包括:稳压模块、增益调节模块、跟随器叠加模块、RC电路,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端接激励源,其输出端接RC电路的输入端,所述RC电路的输出端接增益调节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增益调节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跟随器叠加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跟随器叠加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激励信号。本实用新型采用稳压模块和RC电路的设计,大大提高心电电极激励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激励源产生的激励信号受外界干扰,稳压模块中采用第一变阻器,可以调节第一放大器的反馈系数,用于适用于不同的激励源,大大增加心电电极激励电路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电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电极激励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治疗或者检测仪器和电极片的配合为人体做相应的检查或者理疗,成为目前常见的理疗手段。心电电极片采用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硅橡胶材料或无纺布材料制成。心电电极片出厂前需对电极片多个电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时,通常会加入激励源,然而,传统激励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差,易受外部信号的干扰,稳定性能差且电路结构复杂,耗能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心电电极激励电路,解决传统激励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差,易受外部信号的干扰,稳定性能差且电路结构复杂,耗能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电电极激励电路,包括:稳压模块、增益调节模块、跟随器叠加模块、RC电路,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端接激励源,其输出端接RC电路的输入端,所述RC电路的输出端接增益调节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增益调节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跟随器叠加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跟随器叠加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激励信号;
其中,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稳压器、第一变阻器、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其负极输入端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其输出端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稳压器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稳压器的另一端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变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变阻器的另一端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且都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增益调节模块包括第二放大器、第二变阻器、第八电阻、第一接地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接第一接地电阻,其负极输入端接第二变阻器,其输出端与其负极输入端之间并联第八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所述第二变阻器的另一端为所述增益调节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为所述增益调节模块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电源正极接+15V,电源的负极接-15V。
进一步的,所述跟随器叠加模块包括第一跟随器、第二跟随器、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接地电阻,所述第一跟随器的正极输入端与第二跟随器的输出端之间接第九电阻,所述第一跟随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跟随器的正极输入端之间依次串联接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所述第一跟随器的负极输入端接第二接地电阻,所述第一跟随器的正极输入端为所述跟随器叠加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电阻与第十一电阻之间的节点为所述跟随器叠加模块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跟随器的电源正极接+15V,电源的负极接-15V。
本实用新型接入激励源后,激励源产生的信号经稳压模块后流经RC电路,再由RC电路流经增益调节模块,通过控制第一变阻器调节激励信号的增益,调节增益后,激励信号流经跟随器叠加模块进行处理,最后由跟随器叠加模块的输出端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9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电电极除颤时序电路
- 下一篇:一种皮肤处理器的处理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