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尿管结石取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9727.2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6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林剑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尿管结石 导丝管 取出器 外导管 取石 输尿管 本实用新型 手柄 进气管路 气阀 可充气 中空的 结石 充气 封堵 外壁 柔软 穿插 器械 取出 膨胀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石取出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输尿管结石取出器。其结构包括外导管,所述的外导管后端设置有手柄,外导管内穿插有中空的内导丝管,所述的内导丝管后端通过气阀连接进气管路,所述的内导丝管前端连接可充气膨胀的取石网。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尿管结石取出器,其通过充气形成的取石网,不但能够完全实现对输尿管的封堵,而且在取石时,其柔软的外壁也不会对输尿管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石取出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输尿管结石取出器。
背景技术
肾、输尿管结石,又称为上尿路结石,多发生于中壮年,男、女比例为3~9∶1,左右侧发病相似,双侧结石占10%。肾、输尿管结石的主要症状是绞痛和血尿,常见并发症是梗阻和感染。通过病史、体检、必要的X线和化验检查,多数病例可确诊。肾、输尿管结石治疗目的不仅是解除病痛,保护肾脏功能,而且应尽可能找到并解除病因,防止结石复发。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尿石症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开始采用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及经输尿管镜取石术。
现有技术下,一般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结石治疗,其在手术时一般会有以下问题:1、碎石容易被灌注液冲回肾脏,2、碎石取出十分困难。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中,常用带有导丝的导管插入导尿管内,利用导丝尽头的拦石网进行封堵和取石,但是目前这种取石结构具有以下不足:
1、拦石网采用金属丝编织而成,其纵横交错,很容易对输尿管壁产生划伤。
2、拦石网对于输尿管的封堵效果一般,还是会有缝隙导致细小碎石遗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尿管结石取出器,其通过充气形成的取石网,不但能够完全实现对输尿管的封堵,而且在取石时,其柔软的外壁也不会对输尿管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尿管结石取出器,包括外导管,所述的外导管后端设置有手柄,外导管内穿插有中空的内导丝管,所述的内导丝管后端通过气阀连接进气管路,所述的内导丝管前端连接可充气膨胀的取石网。
取石网呈伞形,由伞杆,伞面和支撑连接伞面和伞杆的伞骨构成,所述的伞杆,伞面和伞骨都为中空的可充气结构,所述伞杆的后端连通所述内导丝管的前端。
外导管前端呈圆头形。
取石网的伞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取石网的伞骨为四个,其对称分布在伞面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充气成型的取石网,未使用前随内导丝管置于外导管内,到达指定位置后,对其进行充气使其膨胀成型,形成伞形取石网,堵塞导尿管,从而进行碎石操作。
2、伞形的取石网能够增加取石网的支撑力,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力产生较大变形,进而保证取石过程的顺利。
3、采用柔性材质的取石网在充气后,其边缘与输尿管接触时摩擦力小,避免了采用金属材质会造成的对输尿管内壁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尿管结石取出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立医院,未经山东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9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可调式多功能骨科刮匙
- 下一篇:一种口腔手术用扩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