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3165.0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3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钰;徐华峰;刘奕杉;徐稼生;张煜;向小龙;卢华歆;邹应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自无人机进入民用领域后,使得无人机的应用也越加广泛。在许多勘察作业中,无人机能够更好的执行其任务,如农业监控、荒地勘测、工程检测与维修等。各工程公司进行测量工作时,使用无人机和传感器能够显著加快其工作的方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而无人机进行其任务作业时,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则为自主躲避障碍物及平稳飞行。
现有的无人机避障多为人为控制,即通过遥控器控制无人机的每一个动作操作,进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这使得无人机缺少一定的自主性。
现今虽然很多的公司实现了无人机避障功能,但是完成其功能所进行的设计较为复杂,从而让其花费较高,不利于降低其成本。
现在的众多无人机的控制板都没有任何预留模块,导致不利于更换外设。如果想更改其检测方法(例如从激光测距更改为超声波测距),则不能够轻易更换其装置。使得现有的无人机在不同环境与室外条件下拓展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主板体积小,重量轻,灵活多变,可拓展多种功能的飞行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行器,包括主板的主控芯片、超声波检测模块和姿态传感器;主控芯片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超声波检测模块和姿态传感器通过CAN总线和SPI串口接收主控芯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主控芯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过所述CAN总线和SPI串口接收主控芯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主控芯片。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到所述主控芯片的屏幕追踪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芯片采用STM32F407VGD单片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采用14位3GSPS双通道ADC32RF45。
更进一步的,所述姿态传感器采用MPU-91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SPI串口通信的功能,并与ADC相配合,实现将外围模块检测到的外部情况实时、精准的传给上位机,从而省去了DAC、GPS接收机等多数飞行器会增加的功能部分,使该飞控主板减少了耗材,降低了造价,并缩小了主板的体积,从而减轻了飞行器整体的机体重量;所用主控板预留了I2C、以及多个串口用以配置所需场地的传感器,能够在造价较低的情况下,灵活多变,可拓展更多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行器主板的结构框图。
图2为STM32F407VGD主控芯片电路原理图。
图3为外接超声波模块连接的串口电路原理图。
图4为预留的I2C总线电路原理图。
图5为MS5611气压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6为LED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7为MPU9150姿态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图8为预留的SPI_FLASH串行外围设备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9为ADC检测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飞行器,包括主板的主控芯片、超声波检测模块和姿态传感器;主控芯片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超声波检测模块和姿态传感器通过CAN总线和SPI串口接收主控芯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主控芯片。
超声波检测模块通过发射与接收固定频率的超声波,读取时间,再经过计算以采集前方距离的数据。姿态传感器通过内嵌的低功耗ARM处理器得到经过温度补偿的三维姿态与方位等数据。利用基于四元数的三维算法和特殊数据融合技术,实时输出以四元数、欧拉角表示的零漂移三维姿态方位数据。
本实施例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过所述CAN总线和SPI串口接收主控芯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主控芯片。气压传感器通过其内部一个精确的24位数字压力值和温度值以及不同的操作模式,以低电流消耗、高转换速度,将当前飞行器周围气压值实时传给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3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植保无人机的控制管理系统
- 下一篇:无人机地面站及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