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6825.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林;唐卓毅;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菱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调式 生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个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凸轮轴的主体是一根与气缸组长度近似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套有若干个凸轮,用于驱动气门。凸轮轴是通过凸轮轴轴颈支撑在凸轮轴轴承孔内的,因此凸轮轴轴颈数目的多少是影响凸轮轴支撑刚度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凸轮轴均是有单一的模具,一个模具只能够生产用一种型号的凸轮轴,不具有可调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包括固定筒、固定端板和模具套,所述固定端板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模具套的中部设置有模具孔,所述模具孔内设置有模具槽,两个所述固定端板设置在所述固定筒的两端,多个所述模具套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且所述模具套的外侧面通过齿纹与所述固定筒的内侧面位置固定,所述固定筒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模具套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模具套内侧面连通的进液孔。
具体地,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与所述模具孔的直径相等,所述模具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模具套的厚度,所述环形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液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模具套的厚度,所述固定筒的内径和所述模具套的外径相等。
具体地,所述模具套包括上半套和下半套,所述下半套的横截面上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上半套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对应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上端与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之间设置L型缺口槽,所述上半套和所述下半套通过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螺纹盲孔的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纹盲孔和所述螺纹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所述螺纹盲孔和两个所述螺纹通孔沿所述横截面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下半套上,且与所述螺纹盲孔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通过设置可调的模具套,使其单独套装在圆轴上,从而实现在圆轴的任意位置浇筑凸轮的目的,能够根据所需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包括固定筒1、固定端板2和模具套3,固定端板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模具套3的中部设置有模具孔,模具孔内设置有模具槽8,两个固定端板2设置在固定筒1的两端,多个模具套3设置在固定筒1内,且模具套3的外侧面通过齿纹7与固定筒1的内侧面位置固定,固定筒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6,模具套3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槽5,环形槽5的底面设置有与模具套3内侧面连通的进液孔4,固定孔的直径与模具孔的直径相等,模具槽8的宽度小于模具套3的厚度,环形槽5的宽度大于进液孔4的直径且小于模具套3的厚度,固定筒1的内径和模具套3的外径相等。
如图2所示,模具套3包括上半套31和下半套32,下半套32的横截面上设置有螺纹盲孔,上半套31上设置有与螺纹盲孔对应的螺纹通孔6,螺纹通孔6的上端与环形槽5的底面之间设置L型缺口槽34,上半套31和下半套32通过穿过螺纹通孔6和螺纹盲孔的螺钉33固定连接,螺纹盲孔和螺纹通孔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纹盲孔和两个螺纹通孔6沿横截面的中线对称设置,进液口设置在下半套32上,且与螺纹盲孔平行。
本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的可调式生产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固定筒1设置为普通模具的分体式结构,先确定需要浇筑的凸轮的位置,然后通过分离上半套31和下半套32,并将圆轴置于模具套3之间,然后通过螺钉33固定上半套31和下半套32,类似的,将各个模具套3按照位置和方向依次固定在圆轴上。
然后将模具套3和圆轴放置至固定筒1内,闭合,通过齿纹7将其固定。
使用时向通孔6内注入浇筑液,浇筑液流入环形槽5内,并在环形槽5内流动使其最终穿过进液孔4流动至模具槽8内,实现将浇筑液浇筑在圆柱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菱动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菱动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6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